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狐朋仙友 >第五章 古庙逢僵(完)

第五章 古庙逢僵(完)

作者:独坐前轩字数:3301更新:2022-03-13 14:53

    “听杨秀才你方才所言,这本周易居然是试人才学之用?却不知有何试验之法,秀才你能否详告?”
    “此事甚易,但不知大仙你可知这秀才进学之际必考之四书五经否?”
    所谓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而五经者则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五科。
    这四书五经记叙的都是古圣先贤之言,向来为历朝应考人必读之著,然而过去应试的秀才举子却不用通晓全部四书五经。
    当然了,这四书是不能少的,全是必考科目没得商量;但五经之中,应试生却可以挑选自己最为擅长拿手的那一科应试!
    而五经之中,就属周易最是晦涩难懂,寻常人即便日夜诵读至倒背如流的境地,亦难夸口能通解周易。
    古往今来善治周易者,无不是当世享誉的大儒!
    不过这士人就算不通周易却也无妨,并不耽误将来应试做官,只要你在应考之时莫去选它便好。
    正是为此,古往今来士人在科举应试时,往往选诗做答的多,敢选易应举的极少。
    “在杨某想来,如果书院塾师通晓周易,必是腹内广有才华的大儒。杨某如能投入其门下攻读,多半就可在来年县试中保住这秀才的告身。
    因此杨某在离家之时,特地去书肆中寻来一本周易带在身上,也好在异日登门求教时使用。”
    听了杨从循的解释,胡三他眼珠骨碌碌一转,居然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
    “秀才你这法子想得真是乖巧,胡三我怎么就一直都想不到呢?将来爹爹若是再以离卦相考,胡三我大可先以坎卦之辞相诘。
    爹爹素来喜火厌水,势必难以回答,届时就不会再责怪我贪玩荒疏学业了,也就不会再来打我的头了,嘿嘿,妙极,妙极!”
    小狐狸越想越是高兴,居然抱着自己的白肚皮,在地上嘻嘻哈哈得打起滚来,将一旁的杨从循看了个目瞪口呆。
    又滚了两个来回,胡三他才猛然醒悟到自己在杨从循面前一时乐极失态,赶忙一甩蓬松的大红尾巴从地上翻身爬了起来,同时又接连咳嗦两声作为掩饰。
    “秀才你既然想到周易克师这等妙招,却为何要在野寺迁延至今,不早早寻一家书院投帖候见呢?”
    小狐狸这一席话问出,登时就让杨从循闹了一个大红脸。
    “上仙您有所不知,这登门投帖时,须随身携带酬谢塾师的束脩。杨某唉,不瞒上仙,眼下杨某已是身无分,这束脩又从何谈起呢?”
    小狐狸闻言点了点头:“原来是没有钱啦?唔,让我好好想想,自家上回看见银钱到底是在何处有了!
    敢问杨秀才,你们人类投帖拜师时,一般需要多少束脩?这书院塾师的胃口究竟如何?如有二十两雪花纹银够不够这束脩之资?”
    听了胡三的发问,杨从循“噗嗤”一声就笑了起来,连忙冲小狐狸接连摆手道:“上仙此言差矣。这拜师时须送束脩,乃是孔圣人昔年钦定的礼数。
    后人在拜师时援引此例,只为表达自己崇圣敬贤尊师重道的诚心。这束脩并不拘数目多寡,只是个敬师的名目罢了。依杨某浅见,能有个二三两银子就十分够了。”
    “原来只要二三两啊?那这事就简单了!秀才,你赶紧收拾清洗一下,然后背上书箱跟我走,咱们挣这个束脩去。”
    “不知上仙您要带杨某去何处?”
    “由此投官路南去五里,在大道旁有一个百十来户人家的村社唤作内王村。前日三爷我打那里路过时,正瞧见里正村老等人在官路旁大树上张贴悬赏捉妖的榜。
    当时三爷我觉得新鲜,就等众人走后凑上去瞧了几眼,要是三爷我没有

眼花,这悬赏的花红就是二十两纹银。今日你我同去将这笔花红挣来,以此为束脩之资岂不美哉?”
    “去捉,捉妖?上仙!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么?”
    “咦,你这秀才当真迂腐可笑。如不能降伏那个在村社中作祟为祸的妖怪,村老他们如何肯心甘情愿得给出许下的花红?”
    有道是一钱难倒英雄汉,杨从循他闻言踌躇片刻,终于狠心将脚一跺。
    “也罢,也罢!谁叫杨某此刻已是身无分呢?如不去挣这笔花红,这一日早晚两餐又该从何而出?难道要当街乞食不成?如此作践自己,又将那斯面皮置于何地?”
    说道这里,杨从循他又有些迟疑得看向小狐狸胡三:“只是不知大仙您可有降妖的把握?”
    见杨从循意动,小狐狸胡三哈哈一笑,冲杨从循故作轻易得一摆前爪。
    “区区一个缢鬼,三爷我还不放在眼里,如要降伏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秀才你休要再多言,快些随我去降妖。”
    当听到小狐狸混不在意得信口说出缢鬼二字,杨从循他头上顿时就是汗出如浆:“大,大仙您恕罪,杨某,杨某此番是万万去不得了!”
    “却是作怪,秀才你且说,到底有甚去不得?”
    “大仙您有所不知,这吊,吊死鬼,它凶啊!”
    世俗相传,这上吊自缢之人胸中皆有莫大怨气不得发泄,因此死后就不能去阴司勾到销名,须得害死一人替代自己受这胸中怨气不得发泄的苦处,方能顺利投胎,所以这自缢而死的缢鬼常常格外凶恶。
    然而小狐狸胡三却对此类说法嗤之以鼻:“此论真是荒谬绝伦。秀才,我且问你,这上吊缢死之鬼固然满腹冤屈无处申诉,然那些在法场之上砍头斩首的罪囚难道就个个死的心安理得,胸中并无半点冤屈?
    何以缢鬼凶恶而法场鬼不凶?每当法场秋决之时,围观行刑的闲汉有如过江之鲫,将刑场周遭围的水泄不通,甚至还有为观刑不惜攀树登房之人。秀才你且说,这其中可有半个害怕冤死鬼行凶的么?”
    胡三这一番连珠炮似的发问顿时将杨从循问了个张口结舌半天则声不得。
    末了,杨从循他重重一点头:“大仙您教训的是,先前都是杨某见得差了。学生这就随大仙您前去内王村降伏缢鬼,也好为民除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