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狐朋仙友 >番外之二 捐班知县的幸福生活(为雨过天青云

番外之二 捐班知县的幸福生活(为雨过天青云

作者:独坐前轩字数:6726更新:2022-03-13 14:53

    上一期番外讲了取得秀才功名之后的读书人今后的人生走向,还例举了一个可以投机取巧,以极其微弱代价捞到一张秀才告身的法子。
    为啥说是微弱呢?
    因为周易是五经当中最不讨喜的一科,选它应举的可以说是百中无一,自然书肆里的参考书也少得可怜,更不用说还得带范,花个一钱银子就能把这样的书一网打尽。
    有人说,这一钱银子也是银子,两手空空的穿越者也得有这个钱啊!
    不要紧,就算穿越者的兜比脸还干净,家里这过冬的棉被和棉袍总有吧?抱去当铺里抵押了,一钱银子就到手了。
    甚至当铺的朝奉由秀才转职而来可能看在你也是读书人的份上,怕你将来万一科场扬名前程似锦,故而将东西推辞不收,直接白送你一钱银子,也好就此结个善缘。
    等秀才告身一到手,族中长老或者村里的乡老里正就会按照惯例奖励你至少二两的斓衫银子,以此勉励你继续攻读攻读是一定不会攻读的,赎回先前抵押的棉被棉袍倒是绰绰有余。
    现在本钱也有了,那就跑商去休至于如何用这二两银子来发家致富,那是你的问题,都是无所不能的穿越者了,这点还用我来教么?
    再说了,我要是知道怎样做生意可以发财,还会来写书么?
    真是,非逼人说实话!
    闲言且住,今天就讲一讲想捐班混花样该怎么操作好了;有请本章主人公,捐班陈员外已取得本人授权,掌声走起!
    首先是一些必要的人物设定。
    员外爷陈某,祖籍山东省临河县,地道山东老乡一个,家中有那几十亩肥田,在县城内还开有粮米油盐铺一间,这捐官的经济基础终归是有的。
    话说陈老爷双亲俱全在堂,在俺们临河县也算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这祖上三代既与瓦舍戏子无亲,也与青楼美眉无关,绝不涉倡伶贱藉,乃是大大的良民一个。
    至此,一个捐班所须的前提条件都已具备了。
    想要捐官,首先要证明自己不是那块科举做官的材料,不然就可以省下这笔钱了
    话说这陈老爷六岁入蒙学,十六岁首次应童子试,结果一直考到二十五也没考中秀才,这下陈老爷终于对科举之路死心,开始盘算其他出路了,比如花上点钱。
    想捐班,先要证明自己是个良民。
    于是乡中里甲给出具的籍贯乡引,村中保长给出的户保以及五户乡邻一起按手印作保的邻保等证明件都得齐备。好在陈老爷他是当地的大户,开证明这种小事不用花钱,卖卖老脸就成。
    接下来是捐出身,虽然陈老爷想捐班,但捐班也要有出身才能捐,纯白身是不行的。
    于是陈老爷又花了一百两银子,为自己捐了一个例贡的出身没错,陈老爷现在可以直接去考举人了,但你觉得他一个连秀才都考不中的例贡能考上吗?。
    之后就是上兑捐官,清例是由户部衙门在各省专门设一捐局收取捐官的银子,你得提前备足贿赂捐局上下大小官吏的抽头,才能把捐官银子顺顺利利送进户部衙门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去京城户部衙门上兑,不过这样更花钱,个中缘由稍后解释。
    捐局收兑之后,会给你出具一张皮纸收据,而你要找三个和你是老乡的在职官员在收据上盖印证明你陈老爷就是陈老爷,而不是什么江洋大盗冒充。
    这一点就称为“具结作保”。
    也许你会说你压根就不认识什么同乡官员,怎么找人具结作保?
    没关系,他们都认识钱。
    你只要找到一处山东同乡会馆,然后给会馆主人递上一个大大的红封,他就会出面帮你办好这件事。
  

  现在知道为啥直接去京城上兑更花钱么?这京官的胃口大呀!
    第三步,户部衙门在收到捐局上缴的捐官银子后会给你上兑的捐局发一份公不是陈老爷的委任状,你在想什么呢?
    户部衙门会借口眼下正在打毛子、打鬼子、打英夷、打法蛮、剿白莲、剿长毛、剿发匪、剿拳民、剿革命党、征准噶尔、征大小和卓、平三藩呆湾、建海防、建陆卫、建绿营、养八旗等借口跟你再要一笔捐纳如果你不肯给,那就没有然后。
    奶奶滴,不就几百两银子么?给了!
    第四步,单双验看。
    简单解释一下,缴纳第二笔捐纳之后,户部会给陈老爷建档案,然后档案袋盖印转交吏部分发到各省候缺。
    不过捐班在排队候缺的时候比较吃亏,得按档案编号单双分月候缺,这个月抽单数,下个月抽双数。
    你不想等了?没问题,再加一笔捐,不管单双,哪个月你都能排队候缺;要是再加点儿,也能直接跳过这一环节,进入下一步,验看。
    原来这捐官,按例还要上京城去给旗人王公验看,看你陈老爷到底有没有长民之父母的那张脸。
    您要是个职业p手,靠滤镜美颜堆出来的鲜肉小仙女,那还是回家洗洗睡吧,别上京吓着王爷。
    不过陈老爷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他这人长得的确比较磕碜,但这没啥大不了的反正老子有钱!再捐一笔,免了这验看!
    第五步,抽签分缺。
    至此,陈老爷你已经是名正言顺的一届县官,不过这去哪里当官么?还要经过御门前抽签来决定。
    当时有这样一种说法:“时运通,抽二东山东、广东,这俩地方有钱;通又通,抽广东经济特区,gdp全国第一,鱼翅捞饭ohyeah!。时运低,抽四西陕西、山西、江西、广西,清代著名的穷乡僻壤;低又低,抽广西不但最穷,境内动不动还老有人造反”。
    当然了,因为乡土回避的原则,陈老爷想回老家山东当官是不可能的。
    那就再多出一笔钱,指定地点,去邻居省份江苏当时江苏的经济条件仅次于山东,现在两省是没法比了谋一个靠海傍河有水运船检可以捞油水的县当县官。
    现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陈老爷想去江苏上任可不能孤身一人前去,得前呼后拥,打出肃静,回避牌子,鸣锣开道,摆出官架子才可以起行。
    以陈老爷现在的条件,这点他肯定是做不到了;不过不要紧,前度帮陈老爷找同乡官员担保的会馆主人再度出场!
    在会馆主人一番奔走牵线下,一位从江苏来京城贩运南货的于大官人答应在返乡途中,顺便捎上这位新任陈知县,而于大官人上京时所带的伙计,就是陈知县的鼓吹牌手等随行人员。
    这可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于大官人打着陈老爷的官牌可以一路堂而皇之的过卡逃税;而陈老爷则省了雇佣这老些人手的路费开销,而且还可以借着于大官人的人脉结识一下地方乡绅,对日后在当地为官大有好处。
    不过陈老爷也得提前打听清楚于大官人的底细;不然到了半路,于大官人一翻脸,从腰间抽出一把雪练钢刀,问你陈老爷是想吃板刀面还是馄饨面,那就全毁了。
    根据时人笔记,有清一季,这半路绿林官长,陈光蕊与刘洪之类的故事不知出现过多少次。
    有祖上血一般的教训,这一点陈老爷不可以不防。
    好在这一回,陈老爷运气不错,祖上的惨事没有发生在他身上。
    于大官人他是货真价实的行商大户,而且于大官人再与陈老爷一番攀谈之后,觉得陈老爷是个人才前途无量,于是就把待字闺中的妹妹嫁给了陈老爷。
 
   这下双喜临门,可喜可贺。
    之后就是风风光光得赴任,不过在赴任路上,还要提前算好日子,要避开正月,五月,九月,这三个月份到任。
    为啥呢?
    因为这三个月是收税的日子,届时上下大小官吏都能从中捞一票;你要去了还得多分你一份儿,这样显得你不会做人。
    此外你还要给前任县官留个离任前再捞一把余地,免得人家到时给你扔下一堆难以收拾的烂摊子。
    书说简短,现在终于轮到陈老爷到任了。
    那么陈老爷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要干什么呢?这捐班,自然是捞钱啦。
    主要是因为清廷既离不开捐班提供的银子,又嫌这些捐班败坏了官场风气,所以对捐班考核特别严格,一旦当年税收不齐,那就立马去职,绝不轻忽。
    因此陈老爷要抓紧时间,抢在被朝廷罢免之前把花出去银子都捞回来,同时还得给自己再攒一个再度捐官或养老的本钱才行。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按照清例,一个县令的顶子咋也得四五千两银子才能到手,要是再指定要那些富得流油的县,比如两淮江浙一带盐税漕运或广州十三行办洋务左近,不拿出个一两万银子是别想了。
    嗯?侬问捐一个上海县令好多钱伐?
    阿拉不要钱,这时的上海还是一处仅有十二三户的小渔村,捐一个村长要什么钱?
    言归正传,话说咱们的陈老爷目前身上压的捞钱担子很重啊,那这位陈老爷主要能捞什么钱呢?
    答,五味铺与六班房的上供、在税收中上下其手和以及贪赃枉法昧着良心判案子,现各举一例说明。
    首先是官属五味铺,酸甜苦辣咸。
    即县医馆咸官办医院吃药材商人回扣、县学宫酸不及格附生上交的补考费、税官甜不解释,县驿站苦驿站每年都能享受县财政拨款来迎送各级住宿在驿站的官吏,给知县老爷上供可以多多拨款,县巡检司辣稽查走私。
    之后是有富、贵、威、武、贫、贱之称的户,吏,刑,兵,礼,工六班房,正所谓为官不如为吏,为吏不如从良。
    恩,想想俺们山东郓城县的宋押司宋公明哥哥,他就是六班之首,响当当的县吏之首。不花一钱就可以白睡一个花骨朵也似的阎婆惜,哇噻!
    最后是陈县尊最主要的日常工作:替朝廷征收税粮,徭役,从中上下其手之事自不必说,这里主要提一个耗羡。
    如果衙门收上来抵税的银两布匹粮食的成色不足,质量太差,怎么办?答,再多收一部分用作折抵,所谓淋尖踢斛,开炉火耗,不明白的请查字典。
    清例这耗羡归公,朝廷要和陈县尊跟据比例分肥;一般来讲,陈县尊一年分到手的耗羡银子,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两。
    此外陈老爷作为一县长官,按例每月逢三,八日3,8,13,18,23,28,需要登堂问案,这也是个来钱的活儿,试举一例。
    有听香榭头牌红人嫣翠姑娘诉本县首富于大官人,称其与大官人某月某夜春风一度,乃至珠胎暗结。
    于今十月期满,开怀得男,欲携其子入于家承袭财产,不意于大官人拒不承认,因此告到陈老爷面前。
    想那陈老爷与于大官人有姻亲之谊,本有意回护,因此特传本县医馆坐诊大夫轩某独坐前轩问对。
    那轩医官见老爷问计,特从容相答:“老爷且安坐。若是一夕之欢亦可种胎得男,那干脆去买彩票好了,须知百万头彩也不是这般中法。老爷您可预先在公堂之上备一海碗,且用蜂蜜和蜡油遍涂碗底。”
    陈老爷问曰:“要此碗何用”
    轩医乃答曰;“恐那
贱人欲当堂滴血认亲,且先于孩童手上秘涂白矾;如此虽非亲生,其血亦能相融。为破其法,特用蜜蜡涂底,如此血滴绝不能融。”
    陈老爷闻之称善,遂依言于堂上试之,其血果不能融,乃当堂重责刁妇四十大板,以儆效尤。
    其后于大官人果携重礼来拜,陈老爷与轩医等皆得莫大实惠不提。
    然是非福祸难料,来年黄河决口,洪泛千里;是县正当黄泛,因之民生凋敝。
    见夏税收不齐整,户部催逼紧急,因去官在即而心急如麻的陈老爷遂招于大官人问计告帮。
    孰料于大官人一见陈老爷告帮,当即仰头大笑,称自己有一联句求对,乃出上联云:“地震高岗,一派西山千古秀”。
    陈老爷闻之勃然变色,起身从容整肃衣冠,面南三拜而对曰:“门朝大海,三江河水万年流”。
    有道是穿清不造反,白来您这回”,陈老爷一拍大腿:“什么狗屁夏税秋税,干脆反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