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铸秦 >第801章 抉择(二)

第801章 抉择(二)

作者:丑河马大嘴巴字数:2913更新:2022-05-31 00:11

秦侯国,高昌大营。

这里如今是秦侯国军队的最大营区,常驻在此地的兵卒常年保持在五万人员之上。

除开距离稍远一些的秦侯国南疆地界,位居高昌大营的军队,可以在一日时间内赶赴秦侯国北地和西境以及玉门关防。

四通八达的道路,还有依靠秦侯国构建的马场,让营区内的军队机动性十足。

高昌大营内的兵卒,除了每日正常列队操练之外,也就是打理一下辖区内的军屯田地。

要是还想在训练军屯之余,想在军中更进一步,那可要实打实的军功。

只不过现在秦侯国如今无战事,自从统领他们的秦王一统西域,开始大规模剿匪,也没法轻易遇到为非作歹的匪寇。

倒是每逢边境巡逻驻守的年月,还能撞见一些在边疆作恶的匪徒。

早些年漠北的草原游牧是凭借军功晋升的去处。

贺兰山屠胡战后,那些来去如风的草原游牧也变成了没牙的幼犬。

倒是西边的一些松散小国,成了军功晋升的好去处。

除开这条门路之外,能从高昌军事学院结业的军官学习,成为军中将校后备役是如今最顺畅的门路。

可惜这条路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困难无比。

如今秦侯国的军队派系也不少,本帮派系和外乡派系,嫣然是两个大的派别。

只不过军中不管什么派系,却都对于统领他们的秦王敬仰不已。

虎贲将军马超就是外乡派系里标志性的人物,其父如今是秦侯国现任的元帅。

但身为将军的马超,可是完全实打实的靠着军功,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

做为军人世家出身的长子,马超此刻显得有些心神不宁同其父坐在一间房屋内。

“超儿,问你话呢,你弟是不是和刘家的姑娘走得近?”

今日不用当值的马超惴惴不安的看向神色严肃的父亲,很疑惑为何父亲要问他这般事情。

这种事情亲自问自己弟弟去不就好了,虽然这件事他的确清楚。

“父亲,胞弟如今也是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有什么问题吗?”

秦侯国军队元帅马腾显然也透过儿子不正面回答问题的情况,知晓了自己另一位儿子的私事内幕。

儿子成家立业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在号召相恋自由的秦侯国,现如今已经是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

可是马腾却没有半点开心,眉头反而皱的更加严重。

“告诉你弟,别和那家姑娘走的太近。”

马超显然没明白自己父亲话语中的意思,当即不乐意的反驳了起来。

“孩儿才不愿意去呢,断他人因缘我可不想遭受无辜敌视。”

面对此刻推脱的长子,马腾也不再有太多遮掩的迹象。

“那个刘家姑娘的家世据为父了解,同主公本家族人有着联姻关系,懂了吗?”

父亲的提点让马超心中也正视起了这个问题,但还是有些不确定的反问道。

“爹,不至于吧?”

“怎么不至于?书读了那么多,还没知晓关于将来这件事的后果吗?”

“那爹是已经选择好了?”

马腾白了一眼此刻试探自己口风的长子。

“我等身为军人,从始至终可不谈选择,服从命令是我等天职!”

马超微微撇嘴,显然对于说了一番,但没有给出半点实质答案的话语有些嗤之以鼻。

这番话在他听来就完全是废话。

儿子满不在乎的神色也让马腾再次出口提点开来。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件事无可厚非,但眼下这个节骨眼可不行,至少要等到那件事尘埃落定,爹可不想最后看到咱们家最后落得个全族流放的结果。

爹老了,元帅这个位置也做不了多久了,你这个臭小子可要担起担子了。”

马超望着此刻言语严肃的父亲,这才注意到自己父亲鬓角花白的头发越发明显。

起身从座位上离开,冲着自己父亲恭恭敬敬的作揖行礼。

“孩儿知晓了。”

马超在父亲轻轻摆手示意他离去的目光下,转身走出了房门。

目送着儿子昂首阔步的背影,马腾心中也很是缅怀。

曾几何时他跟随秦王南征北战,彻底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但是现在年华不再,衰老日渐凸显,不得不承认老去的事实,还有一个令他无奈的现实也摆在了面前。

身体每况愈下的秦王,在一些人的疯传中成了时日无多的情景。

这也不得不让他为这个小家未来考虑。

如今同为军人的同僚,某些个家伙已经早早选择好了道路。

马腾虽然特别无感这种事,但也不得不面对站队的问题。

既然那些个老伙计已经决定好了目标,还有他也不能信任那个家族的人,何不选择一位知根知底的人选来辅佐呢?

“王,不知何时还能与你一起在疆场驰骋呢?”

马腾视线里再也看不到儿子离去的背影,直勾勾的盯着屋外飞舞雪花的天空,心底也浮现出这番呢喃。

可惜如今别说来营区视察,就是骑马慢行都没法做到的秦王,彻底浇灭了心中这番奢望。

。。。。。。。。。。。。。。。。。。。

时间一点点走,傍晚时分,史馆少监蔡琰的宅邸内,来了一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背着母亲一路北上,然后转道来到秦侯国的徐庶。

“吃过饭了吗?”

宅邸内,蔡琰礼貌性的询问着上门前来赴邀的这位后辈。

“蔡少监,已经吃过了。”

蔡琰抬手示意,让作揖行礼后的徐庶坐在一旁的椅子上,继续开口询问。

“平日里要是有什么困难就言说,可别藏着掖着,刚来此地虽然不至于让你们母子二人在秦侯国流离失所,但也没在老家之时那般轻松。”

坐在一旁座椅上的徐庶连忙开口回应。

“多谢蔡少监记挂,这里可比在家乡要轻松的多,母亲也渐渐适应了此地的生活,还时常说要不是亲身体验,哪里会知晓还有秦侯国这般的世外桃源。”

徐庶神色开心的回答着史馆少监蔡琰的问候,这些话可没有半点掺假。

毕竟当时带母亲前来此地,除了想在此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之外,还想着母亲不太操劳。

好在操劳的事情没在母亲身上发生,反而忙碌了一辈子,猛然间闲下来的母亲反而有些不自在。

好在此地织物局因为母亲一些流传在中原南边的纺织技艺,直接聘请母亲成了织物局内一个不大不小的技艺教授者。

也正是因为母亲的缘故,徐庶也可以全心全意为进入秦侯国官职体系做准备。

身在此地可不只是靠着中原所谓的名仕头衔,考察真才实学之后,才有资格踏入秦侯国的官员行列之内。

史馆少监也很是满意这位从中原不远万里背着母亲前来此地的儒家后辈。

如今的秦侯国虽然奉行依法治国的条例,但儒家的言论也有着一展宏图的发挥地区。

启蒙育民,教人向善算得上是儒家的拿手之事。

秦侯国地界内儒家学派的子弟虽然不少,但蔡琰还是对这位中原出身的儒家后辈满意无比。

不单单是因为彼此二人都是来自中原,更多得是徐庶的真才实学。

可惜这位表现优异的后辈,好像在某些事情上看的不是太透彻。

“没有不适应此地的情况,算得上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徐庶没有接话,脸上漏出了有些腼腆的笑容。

可惜腼腆的笑容没有持续太久,就在耳中听见了一道对他很不友好的话语。

“我从黄芃嘴里听闻,你这段时间可是和一些人走的很近啊?”

徐庶面对史馆少监蔡琰的询问,没有太多遮掩,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起来。

“确有此事。”

要不是稀才,蔡琰可没多少功夫转么唤徐庶这位年轻人前来自己宅邸提点一番。

“你初来乍到没多久,何须那般急切婚嫁之事呢?”

这也不怪此刻出言的蔡琰,做为秦侯国儒家学派里举重若轻的人物,自己看好的后辈好像在朝着一条没有出口的道路行走。

蔡琰不忍看到面前这位在不久将来为秦侯国出谋划策的年轻后辈在这件事上翻不了身。

也才有了今日这般情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