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706 以退为进 (二合一)

706 以退为进 (二合一)

作者:无限循环字数:4867更新:2023-11-18 03:02

“大汗息怒。”

见到也先因为愤怒面色潮红,整个人身体都有些微微颤抖,赛刊王赶紧劝说了一句。

要知道如今的天圣汗也不是十几年前土木堡之战时期,那个正值春秋鼎盛的年纪,年过五旬放在大明都能算得上长者,放在游牧民族的人均寿命里面,称一声长寿都不为过。

不管赛刊王对也先这个兄长,是不是充斥着惧怕跟不甘,但他非常清楚整個蒙古汗国能够屹立不倒,那根主心骨就是天圣汗也先。

情绪激动之下,他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蒙古汗国将会瞬间分崩离析。

“息怒?要是关西七卫被西征军攻陷,那么石亨跟陕甘守军将会全部解放出来,以现在汗国的状态能扛住两面夹击吗?”

“不花汗还想着借机东进,跟本汗争夺蒙古大汗的法统,结果谁能想到他是一个如此外强中干的废物!”

也先根本压制不住自己愤怒情绪,毕竟以他的水平跟智商,怎么可能看不出来不花汗愿意合作的背后,其实是打着想要吞并关西七卫的主意?

但是身为一名统治者,很多时候就必须权衡利弊,释放出一些利益来换取政治妥协。也先从来没有小看过沈忆宸,在得知是这位明国状元亲自率部北伐,哪怕双方还没有交手的前提下,他就已经做好了向不花汗短暂让利的准备。

只不过不花汗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却没有做到该办成的事情,关西七卫要是沦陷蒙古汗国就危矣!

“大汗,明国西征军那边仅拿下安定卫城,后方更为重要的沙洲卫城还在东察合台联军的掌控之下,我们远没有到被两面夹击的地步。”

“当务之急是要整顿兵马,迎接明国北伐军接下来的进攻。”

赛刊王只能继续劝慰也先,不幸中的万幸是河西走廊中间重镇沙洲卫,依旧还是在蒙古人的掌控之中。可能后勤线会遭受到明军劫掠骚扰,但还不至于到断绝的地步,如果不花汗处置得当的话,还是有很大可能收复安定卫城。

不知道是赛刊王劝慰的话语起到效果,还是说也先想明白愤怒毫无意义,他深呼吸了几口气后开口说道:“明军正在科尔沁跟卫拉特蒙古建筑前哨站,这种寒冬腊雪大兴土木,想必沈忆宸是不惜代价做好了决战的准备。”

“我们不能让他继续这样步步为营,否则整个草原就没有转移腾挪的空间,就算最终能打退明国人的进攻,这些前哨站也会如同漠南蒙古的卫城那样很难拔除。”

“赛刊王,你传本汗命令给阿失帖木儿,让他率领右翼蒙古三万户的兵马去骚扰反击明军,阻止他们建造前哨站的动作!”

停战休整的期间,也先已经知道自己在与明国几支兵马鏖战的时候,沈忆宸却在趁机推进阵线。如今科尔沁蒙古跟卫拉特蒙古,这两块蒙古汗国游牧的主要地盘,已经竖立起十几座前哨站。

可能这些前哨站不如卫城宏伟坚固,但对于几乎没有什么攻城能力的蒙古骑兵而言,同样是一座座铜墙铁壁。沈忆宸不惜代价的疯狂筑城,哪怕寒冬腊月都没有停止动作,足以看出他对于这场北伐战争的坚定。

“大汗,我们现在缺衣少粮,这时候再大规模用兵去阻止明军筑城,整体伤亡可能会非常大!”

小冰河时期的漠北草原,积雪最厚地方能把整个人给埋进去,想要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维系进攻,对于后勤的压力将会极大。

目前情况下普通牧民连生存都成问题,哪来的余粮去支撑右翼蒙古三万户发动进攻,天圣汗也先现在的举动相当于竭泽而渔,损害的是整个蒙古汗国的未来!

“如果我们现在不去阻止,那么日后就不仅仅是伤亡问题。”

说到这里,天圣汗也先把目光望向了帐外的南方,喃喃的补充了一句:“沈忆宸要的不是打赢,他要的是亡国灭种!”

没错,从沈忆宸筑城的举动中,天圣汗也先看到了对方真正用意。曾经的蒙古汗国跟大明之间输输赢赢,属于胜负乃兵家常事,但这一次沈忆宸想要终结百年恩怨。

“亡国灭种”四个字,让赛刊王心脏咯噔猛跳了一下,他其实也意识到了这点,只不过侥幸心理让他不愿意承认。毕竟两百多年的纷纷扰扰,游牧民族跟中原王朝始终没有置对方于死地的能力,沈忆宸要打破这道平衡了吗?

“大汗,我会去通知二济农的。”

说罢,赛刊王就准备起身走出汗帐,不过就在他转身的片刻,也先却突然说道:“你很久没有称呼我为汗兄了。”

听到这句话语,赛刊王愣在了原地,他没有想到在外人面前强势冷酷无比的天圣汗,会主动朝自己说出这样的话语。确实在兄弟伯颜帖木儿死后,自己就没有再用过“汗兄”这个称呼,一直恭恭敬敬称呼为大汗。

“处境不同,大汗身为全蒙古的领袖,必须要保持着威严。”

赛刊王回头笑着应了一句,真正的原因恐怕两人皆心知肚明,这层窗户纸却不能捅破。

帝王,注定称孤道寡。

“可如果我放下这份威严,向大明皇帝求和呢?”

什么?

如果说也先罕见的释放亲情,赛刊王在震惊之余还能理解的话,那么他的这句话就简直有些突破了思维极限,不可一世的蒙古天圣汗,会主动向明国皇帝求和?

也先要真这么做的话,毫无意味他的威严跟光环将瞬间崩塌,对自己的统治产生极大负面影响。严重一点的话,甚至会让蒙古诸部产生异心,好不容易完成的大一统将再度分崩离析。

“大汗,你为何要这样做,我们并没有输!”

哪怕对也先的畏惧大过于亲情,赛刊王在听到求和这句话之后,内心里面依旧愤慨不已。

蒙古儿郎是长天生的子孙,继承了成思吉汗的意志跟勇武,就算目前遭遇了小小困境,也绝对不能向孱弱的汉人求和,漠北草原何处不能藏身卷土重来?

“我们是暂时没有输,但沈忆宸如此稳重的打法,相当于提前判决了汗国的命运。想要破解逆境,就只能从明国的内部进行瓦解,要知道汉人的优点是聪明,缺点就在于太过于有心眼,从而导致各种内耗。”

“短短时间内明国宰相修建十几座前哨站,并且还在继续推进,耗费的钱财绝对是一个惊人数字,明国朝廷那边会同意这样支出吗?”

“另外明国宰相本就权倾朝野,还担任了帝师一职,现如今又掌控了西征军跟北伐军二十来万兵马,可以说整个明国北方军事力量尽在他一人之手。”

“小皇帝能放心,晚上能睡着觉吗?”

“求和,并不是我们怕了明国,相反是以退为进,给小皇帝跟明国大臣一个台阶,让他们压制住权势滔天的沈忆宸,从而让我们有喘息休整的机会!”

不得不说,也先不愧为最了解大明的蒙古人,连中原王朝最为常见的官场内耗都清清楚楚,并且还能对帝王心术感同身受。

他的这一招手段,毫无疑问是复刻了当年宋高宗,十二道金牌令箭追回岳飞的历史。巧妙了利用了君臣之间的猜疑跟不信任,以及朝臣之间的势力之争。

“可是大汗,如果明国人没有上当的话,当求和的消息传出来,会对你的威望以及儿郎们的士气造成极大打击,这是一把双刃剑啊!”

赛刊王同样聪慧,他不仅仅看到了这招“以退为进”的好处,还看到了没有成功带来的负面影响。毕竟蒙古汗国在底蕴跟国力上面,其实跟大明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对手,他们能打出势均力敌的效果,在于当年大元王朝建立的心理优势。

蒙古铁骑始终认为,明国的强大跟胜利是个侥幸,本质还是孱弱跟怯懦的。一旦没有了这个心理优势,他们面对更为强大的大明铁骑,恐怕会时常发生兵败如山倒的崩溃。

“赛刊王,我没得选择,这场战争明国的底牌远多于汗国,并且沈忆宸占尽先机,示弱熬过去才有翻身的机会。”

“当年大明皇帝都能沦为俘虏卑躬屈膝,本汗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等来日崛起马踏京师之时,再让他们的天子行牵羊礼,洗刷今日的耻辱!”

枭雄就要拿得起放得下,颜面这种东西是也先在强势时期需要考虑的事情,当陷入劣势就显得分文不值。另外话说回来,当年瓦剌部族首领,同样接受过大明皇的册封,无非就是再重走一遍崛起之路罢了。

也先的话语,让赛刊王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毕竟蒙古汗国这段时间的伤亡跟损失是他统计的,没有谁比赛刊王更为清楚此刻汗国的虚弱。

“既然汗兄决定了,那就放手去做吧。”

赛刊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同时还换上了久违的“汗兄”称呼,他此刻的立场不仅仅是蒙古汗国的臣子,还是天圣汗也先的手足兄弟。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汗兄”的称呼就是坚定不移的支持!

“好。”

也先点了点头,此时他脸上神情也有些动容。

自从阿剌知院跟伯颜帖木儿叛乱之后,他多年时间内不敢相信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兄弟跟子侄。直到今日这一刻,也先才再次感受到亲情的存在,患难见真情。

确定这件事情之后,赛刊王就默默转身走出汗帐,他虽然支持了也先的谋划,但内心里面依旧十分彷徨跟沉重。抬起头望向营地里面正在休整的蒙古士兵,这种不安的情绪愈发强烈,仿佛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明明蒙古汗国在兄长的带领之下,完成了大一统朝着更强的方向发展,却莫名其妙的走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界,只能低头向明国假意求和来换取喘息的时间。

明国宰相在这十几年时间里面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大明如此的脱胎换骨,以至于恍如隔世?

赛刊王寻不到答案,可能半个月后的大明京师除夕夜,能给他带来一些启示。不管塞外的战事多么残酷血腥,京师的除夕夜却保持着灯火辉煌,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安宁的笑容,丝毫没有感受到战争对他们带来的影响。

换作是前朝,亦或者换作历朝历代,这种惊人规模的北伐战争,往往会弄的民不聊生。但是在明良六年的初始,沈忆宸给大明百姓筑造了一道防线,普通平民百姓终于不用再受到战争的剥削,可以享受太平盛世!

后世有这么一句话语,你的岁月静好,往往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相比较京师百姓的张灯结彩,紫禁城内同样是灯火通明,只不过众大臣的脸上却没有洋溢着笑容,相反神情十分严肃。

“吉安望族张氏上疏弹劾,向陛下陈述朝廷苛税,以至于府中老小无以为继。”

“张氏祖上在仁宗皇帝期间,曾担任过户部尚书一职,算是当地的高门望族,放在江西布政司境内都颇有影响力,他这一封上疏带动了很多士绅阶层群体申诉。”

王文面无表情的向商辂禀告奏章内容,阶梯税制最高对士绅基层收取了高达百分之四十五的重税,这要是放在百姓身上都能算“暴政”了,真到了刀落下割肉的时候,不引发反弹抗议才怪。

“吉安望族还仅仅是上疏,湖广布政司衡州府的地主劣绅,仗着在地方只手遮天,直接对抗朝廷税务官兵引发暴动,目前湖广都司正在紧急调动兵马平叛。”

萧彝同样禀告了一桩政务,这其实不是孤例,很多偏远地区的豪绅地主,往往眼界比较低看不出朝廷意志,认为自己把事情闹大就能逼迫官府退步。

当然,往往这种暴乱背后,有着更为强大的豪门望族影子。他们知道沈忆宸掌握大军的厉害,事情闹大敢于调动兵马镇压,于是乎就怂恿这些豪绅地主对抗。

只要人数够多,星星之火就能形成燎原之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