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我成了大明勋戚 >713 信守承诺 (二合一)

713 信守承诺 (二合一)

作者:无限循环字数:5020更新:2023-11-18 03:02

“大汗,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大汗!”

看到不花汗依旧一副失神的模样,再看到城墙下方的明国兵马已经杀入城中,站在旁边的亲信此刻焦急万分。

现在跑还能从其他城门想办法逃出去,等到明军大部队入城把主要街道给占据之后,就真的没有一点逃离机会了!

“好,快点带本汗撤出赤斤蒙古卫城。”

不花汗在亲信催促下,终于如同苏醒了一般,脸上流露慌张惊恐的表情,号召部属带他离开。

这一刻的不花汗,终于撕下了自己强硬的伪装,恢复到了当年被东察合台汗国元老贵族驱赶的状态,宛如一条丧家之犬。

这边不花汗仓惶逃离城墙,另外一边忠国公石亨的西征军主力部队,很快便突破了东察合台怯薛军那薄弱的防线,开始控制城门并且朝着城内深处突袭。

到了这一刻,石亨基本上已经确定,目前鞑虏兵马的混乱不是一个什么陷阱,确实他们崩溃出现了兵败如山倒的局势。唯一让忠国公石亨感到有些不解的是,整个赤斤蒙古卫城总共有接近十万兵马,为何迎战的就城外三万东察合台骑兵,以及城门位置这几千怯薛军呢?

难道说还有一批兵马早就趁乱出城,前往沙洲卫驰援去了?

忠国公石亨的这个疑问,随着他率领兵马进入城中,很快就得到了解答。因为他看到了在卫城的另外一条街道,关西七卫的兵马正在东察合台的怯薛军主力打的火热,以至于双方都没有发现明军就在自己的身后。

“公爷,这真有意思,咱们还没入城,这群鞑虏就自己打起来了。”

都督石冲见到这一幕之后,脸上神情写满了嘲弄。

说实话哪怕之前明军最拉垮的时候,也没有出现大敌当前自己就先开战的画面,说关西七卫跟东察合台联军是一群乌合之众,简直都有些高看他们。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一群心怀鬼胎的人在一起共事,翻脸是早晚的事情。”

忠国公石亨默默的回应一句,不过他脑海中浮现出的画面,确实早些年在京师跟沈忆宸政斗的场景。

那时候的自己联手曹吉祥,认为宫中有人加兵强马壮,可以随意压制沈忆宸这個文弱书生。结果当双方真正撕破脸敌对的时刻,沈忆宸给石亨回了这么一句话,事实证明结局的走向不差分毫。

石亨跟曹吉祥就两大势力,到了争夺利益的时候都立马翻脸,关西七卫足足七个卫所首领,再加上蒙古汗国的势力存在,东察合台不花汗哪来的天赋异禀,认为自己可以团结一切?

强如天圣汗也先,整合到了最后都是靠着武力征服了鞑靼部、兀良哈三卫、女真三部等等诸多部落,才真正完成了蒙古的大一统。

不花汗斩杀了安定卫首领,却无法征服其他六卫的首领,就注定在逆风局势下会出现这样的景象。

“石冲,你先杀过去威慑一遍,然后再接受鞑虏们的投降。”

忠国公石亨朝着侄子石冲下了道命令,哪怕现在东察合台联军陷入内战之中,他依旧没打算捡个轻松的便宜,直接让这群鞑虏投降。

相反是准备用战刀,用鲜血,用生命,让这群人学会对大明兵马的畏惧,这样才会真正的臣服,才不敢动不动就反叛背刺。

另外也不能真正搞一场大屠杀出来,这样会与关西七卫的百姓结下血仇,不利于接下来的融和统治。

只能说这些年忠国公石亨经历过挫折磨难之后,与之前那个只知道打打杀杀,张狂不可一世的莽夫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学会了权衡利弊,逐渐朝着一名合格的统帅乃至于政治家的方向发展。

“是,公爷。”

石冲领命之后,立马号召身后西征军将士,朝着眼前混战的东察合台联军冲杀过去。

直到这一刻,关西七卫跟怯薛军,才意识到明军已经杀入城中,很多人下意识就想要丢盔弃甲投降。只不过明军的铁蹄跟战刀没有丝毫的留情,凡是挡在冲锋路线上的敌军全部犁了一遍。

求饶声、哭喊声、怒骂声响彻赤斤蒙古卫城,对于这些声音大明西征军充耳不闻,依旧如同一台精密的战争机器,执行着统帅下达的军令。

铁骑横扫过去,长长的街道上铺满了东察合台联军的尸体,余下的那些已经完全没有了对抗的勇气,纷纷丢下手中的兵器跪伏在地,等待着明军的命运审判!

望着这血腥的场景,忠国公石亨策马来到东察合台联军面前,用着浑厚的声音大声喊道:“吾乃大明忠国公石亨,奉天子跟沈元辅之命征伐关西七卫,尔等曾身为我大明藩邦,却反叛大明助纣为虐,可知罪!”

面对忠国公石亨的问罪,跪伏在地的关西七卫跟东察合台兵马,除了对死亡恐惧的瑟瑟发抖外,没有一人敢于回话。

对于这种场面,忠国公石亨感到很满意,他要的就是鞑虏在大明铁骑面前吓破胆,永远不敢生出直视之心!

“大明乃礼仪之邦,天子仁厚不愿多做杀戮,西征军接受尔等投降认罪!”

伴随着忠国公石亨把这句话说出来,跪满街道两旁的东察合台跟关西七卫士卒,此刻终于可以从无尽的恐惧中解脱出来,很多人甚至身体一软直接瘫倒在地上。

大明果然还是那个礼仪之邦,没有做出屠城之举啊……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名西征军士兵来到石亨面前,朝他禀告道:“公爷,发现有一队东察合台兵马,趁着我们入城之际从西门逃了出去,怀疑是东察合台不花汗,要不要现在就率兵追捕?”

听到不花汗就这么跑了,忠国公石亨脸上流露出不屑神情,冷哼一声道:“就这种竖子也配图谋大明的关西七卫,一条丧家之犬罢了。”

“石纲何在!”

忠国公石亨突然大喝一句。

“末将在!”

一名年轻的小将来到忠国公石亨面前,抱拳向他行礼。

“本公命你去追击东察合台不花汗,生死不论!”

本来一国可汗的身份,怎么也得让都督石冲去追击,可是对方弃城而逃这种举动,让石亨对不花汗蔑视到了极点。

这种无胆鼠辈派一名族中小辈去追击,足矣!

“末将遵命。”

石纲脸上浮现出一抹振奋的神情,擒拿一国可汗的功绩,绝对称得上惊天二字。只见他翻身上马,号令着麾下将士一骑绝尘冲了过去,颇有一股鲜衣怒马少年时的气势。

随着不花汗的逃窜,以及城中关西七卫仆从军跟怯薛军主力的投降,城外被半路截停的东察合台汗国苏赫巴鲁部,再也没有了顽强抵抗的意义,顺势向都督石冲缴械投降。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之前被视为固若金汤的赤斤蒙古卫城,仅仅在一夜之间易主。与此同时不花汗的长子马黑麻,被西征军将士带到了忠国公石亨面前,东察合台大汗没有抓到之前,这个大济农还是值点钱的。

“小国济农冒犯大明天威,还请忠国公饶命。”

马黑麻见到忠国公石亨第一眼,就毫不犹豫的跪地求饶,整个人看不到一丝身为济农的尊严。

对于这种软骨头,石亨连审问他的兴趣都没有,直接摆了摆手向部下说道:“派人押送京师,听从陛下发落。”

简单的一句回复,却让马黑麻欣喜若狂。中原王朝周边这些番邦属国,千年下来对于儒家的那一套王道教化同样不陌生,至少知道历代帝王都极其好面子,只要能活着来到他们面前,放下自尊却摇尾乞怜,往往捡回一条命没有丝任何问题。

如果能讨得皇帝开心的话,还能获封一个爵位留在京师,除了没有自由这一点,其他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马黑麻就担心忠国公石亨这种猛人,一言不合就直接把自己给斩首,结果没想到对方要送往京师,简直是从天而降的意外之喜。

往着满脸欢喜被带走的马黑麻,这下不仅仅是忠国公石亨不屑,就连在场众将领都满脸鄙夷。直到都督石冲站了出来,换了个话题问道:“公爷,现在赤斤蒙古卫城已经拿下,我们要不要乘胜追击,联合定远伯攻陷沙洲卫?”

“沙洲卫已经是囊中之物,让将士们好好休息整备一番,我们的目标是东察合台汗国!”

曾经大明论起狂妄二字,莫过于忠国公石亨,虽说他现在“廉颇老矣”,但骨子里面那股张狂依旧还存在。不花汗的外强中干,让石亨看到了突袭东察合台汗国的时机。

趁他病要他命,两年多时间被挡在河西走廊,石亨要一次把耽误的战功给拿回来!

“是,公爷,我这就吩咐将士好好休整,然后剑指东察合台汗国。”

都督石冲也是满脸狂热,大丈夫万里觅封侯,现如今机会可能就在眼前!

“对了,派人送封信给沈元辅,告诉他本公即将达成当年的承诺。”

说到这句话的时候,忠国公石亨把目光望向遥远的东方,他从未想过自己会有一日如此信守承诺,更不想到会如此敬佩一个年轻后辈。

明良元年起兵成为戴罪之身,诏狱中对沈忆宸许下承诺,从此率领石氏宗族子弟金戈铁马,为大明征战四方。如今六年过去,随着赤斤蒙古卫城的攻陷,东察合台不花汗的远遁,忠国公石亨终于有底气去告诉沈忆宸。..

自己即将要达成当年的承诺,为大明做到了开疆辟土,为子孙后代书写万世英名!

东方遥远的卫拉特蒙古境内,当沈忆宸收到忠国公石亨传过来的信件,时间已经来到了明良六年的五月,原本冒出绿芽的草原,如今已经变得一片郁郁葱葱,彰显着生命的活力。

只不过相比草原这茂盛的生命力,此刻卫拉特蒙古天空更多是笼罩着一股死亡气息。武锐的三千营,冯正的福建卫,韩斌的山东卫,李达的辽东军,以及定襄侯郭登的漠南军。

在这小半年的休整之中,纷纷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这群兵马如今从各个方向云集卫拉特蒙古疆域,准备对蒙古汗国发动最后的总攻。

为了保证后勤的无限供应,沈忆宸在整个冬春季节,几乎是垄断了大明的漕运跟海运,堪称天文数字的物资不计成本的往着草原方向运输。

甚至为了弥补人力上的空缺,沈忆宸还越过了大明皇帝,直接向朝鲜国王下令征调兵马跟民夫,开辟一条从辽东方向抵达卫拉特蒙古的后勤线。

这种举动沈忆宸不用想,都知道会引发明良帝深深的恐慌跟忌惮,毕竟臣子号令藩王的操作,已经彻彻底底的凌驾于君权之上。

但是决战在即,沈忆宸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朱见济是自己的学生,就应该明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将注定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哪怕就是自己手中的相权,也不能成为个人永久性的标志,而是整个内阁的公权力。

总数超过十五万大明兵马,就这么分散在卫拉特蒙古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并且不断的收拢缩小包围圈,就如同拉紧了天圣汗也先脖子上的绞绳。

“好!忠国公果然不愧是大明当代第一猛将,破了东察合台十万联军,拿下了至关重要的赤斤蒙古卫城。”

“从此河西走廊,大明兵马来去再无阻碍!”

沈忆宸看完忠国公石亨的书信,激动不已的喊了出来。

别看石亨率领着西征军,历时数年才攻陷卡在河西走廊的第一座卫城,但沈忆宸心中却十分清楚,西征军那边获得的朝廷资源,远远无法跟自己的北伐军相提并论。

从始至终,忠国公石亨就只有自己五万兵马,无论伤亡多大都难以从朝廷方面获得兵员补充。原因就在于沈忆宸相信石亨会信守承诺,为大明开疆辟土,为子孙后代开创万世英名。

可是朝廷百官跟皇帝他们不会相信,一个有过造反前科的人,你还调拨重兵交还于他手中,这跟养虎为患有什么区别?

事实证明沈忆宸没有看错石亨,他终究用赫赫战功证明了自己,用开疆辟土获得青史留名!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