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女生频道 > 御厨的小饭馆[美食] >第63章 第 63 章

第63章 第 63 章

作者:雪刀字数:6367更新:2022-04-22 15:04

老街的病了似的,蔫蔫的,叶子挂在枝头,病殃殃地打着卷儿,地面软塌塌的,似乎快被晒化了。

两个工人抬着空调,踩着热得发白光的地面,进入小卖部。

见工人进来了,老刘赶紧拿冰饮,“快歇会儿,喝点水。”

“这天啊,真是要把人晒化了。”工人擦着汗,喝着冰水。

“可不是嘛,所以才要装空调啊。”老刘说。小卖部原本也有空调,只是用了很多年了,不大中用了。之前一直没换,是因为没啥钱,现在托宁冬饭馆的福,小卖部这两个月赚了些钱,能换得起新空调了。

新空调换好,工人离去,老刘开了空调,吹着新空调的凉气,他乐滋滋地哼起歌,擦着柜台,他望向对面的小饭馆。

现在已经快到八月,还有半个月,饭馆就要开始营业了。想到此,他哼歌的声音更加轻快。

豪临饭店。

杨经理看着七月份的营业额。这一个月宁冬饭馆没有营业,豪临饭店的核心客户回流了许多。

只是,一旦宁冬饭馆重新开始营业,这些回流回来的核心客户肯定会再次流失,并且继续流失。

杨经理叹了口气,随后去找蒋老板。蒋老板此时正在练厨艺。其实从饭馆主厨之位退下来后,蒋老板就已经没怎么在练厨艺了。然而当他尝过叶宁的厨艺之后,他决心要继续练厨艺。

与此同时,饭店的豪华包厢里。郑妈和金太太她们正在吃饭。

吃着特意点的青梅酥,郑妈说,“到底是不如宁冬饭馆的味道。”

金太太:“是啊,其实豪临的青梅酥味道也不错,但还是差了宁冬饭馆的青梅酥太多。不过现在月底了,还有半个月,就能吃到宁冬饭馆的青梅酥。”

说到此,周太太道:“还有半个月?怎么还有这么久。”

这一个月简直过得度日如年。周太太最喜欢宁冬饭馆的椒盐鸭,宁冬饭馆的椒盐鸭最合她心意,饭馆歇业后,她找了许多大厨来给她做椒盐鸭,然而没有一个做的能有宁冬饭馆的好吃。

她吐气,“希望时间过得快一点吧。”她看向窗外的烈日。

乡下此时比城里凉快些,小院里夏风吹拂,李洪生用刀修着竹竿,小天小冬围在他身边,等着他把竹竿修好。

竹竿子修好,系上小网兜子,小天小冬扛着小竹竿,欢欢喜喜地往前跑,“网河虾喽!去网河虾喽!”

李洪生在后面追,“慢点!别摔着了!”

他带上网兜子,追上去。

走了一截路,王明明他们拿着网袋子汇合过来,一群小孩子叽叽喳喳地往溪边走。李洪生跟在他们后面。

抵达小溪,溪流潺潺,被太阳晒得起了银辉,波光粼粼的,煞是炫目。

李洪生脱鞋,踩进水里,清清凉凉的溪水十分解暑。

孩子们纷纷开始行动网虾。小天牵着小冬,把网兜撒下去。

“小心着点,牵好小冬。”李洪生说道。小天点点头,“放心!”

李洪生把草帽戴到小天头上,然后就在他们身边网虾,随时注意着他们的安全。

溪风和潺潺水声里,孩子们稚嫩激动的声音不断响起。

“好多河虾呀!”

“我网了好多虾!”

“我也网了好多!”

李洪生把网兜拉回来,里面的河虾乱跳着,他抬头看到小天小冬也在拉网兜。

“大虾!”见网兜里有个很大的河虾,小冬拍手道。小天兴奋把大虾捉起来,“我还能抓更大的!”

日头渐烈时,李洪生喊了声,“该回家了!”

孩子们火速拎好网兜子,跟着李洪生往回走。往回走时,有村民扛着锄头过来,“哟,网了这么多虾子?”

李洪生笑道:“孩子想吃虾。”

村民瞧着一群拎着河虾的小豆丁,笑了笑。最近村里都知道,这群小豆丁经常去李洪生家吃饭。就是因为馋李洪生外甥女的手艺。

那叫宁宁的小姑娘不得了阿,开的小饭馆上了电视呢!都能上电视了,那手艺肯定好得不得了,也难怪这群孩子馋。

和村民道了别,李洪生领着孩子们继续往前走。

路过王明明家时,王明明的妈妈赶紧拎出一大袋子苹果香蕉来。

“李大哥,给,水果拿回去吃。”

李洪生立即拒绝,“不用了,谢谢啊。”

王明明的妈妈不由分说地把水果袋子塞到他手里,急速转身回屋,“明明你早点回来啊。”

李洪生无奈,只得收下水果。这群孩子这一个多月以来在他家吃了四五次饭,每次孩子们的父母都会给他家送东西,吃的喝的都送。他和淑香怎么拒绝都拒绝不了,只得收下。

拎着水果和虾,继续往前走。

小冬唱起歌:“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

孩子们也跟着一起唱。

稚嫩清脆的歌声沿着小路一路往前飘,听到歌声的村民探头,见又是这群孩子,纷纷露出笑容。村民的小孩有些羡慕地望着唱歌的孩子们。

他们也想去李小天家吃饭。可是他们不是李小天的朋友,他们不好意思去蹭饭吃。所以每次就只能羡慕地看着别人。

叶宁和李满福在院子里挂肉干,听到院外传来孩子们的歌声,叶宁转过头。

只见两个炮仗一样的团子冲过来。

“姐姐!我们网了好多好多虾!”

随后其他小团子也冲过来,“宁姐姐!好多好多虾!”

他们把网兜子放到地上,一个个邀功似的,“我网的虾最多!”

“我的第二多!”

“我才是第二多!”

“反正我是第三多。”

孩子们聚集在她身边,叽叽喳喳,小鸟似的。叶宁笑着,“好了好了,都网得多,都厉害。”

她蹲下来,仔细瞧网兜里的河虾,河虾有大有小,基本上都很肥美。七月底,夏季快要结束时,河里的虾最最肥美鲜嫩,口感极好。

她说:“等会儿吃黄金蝴蝶虾。”

“黄金蝴蝶虾是什么?蝴蝶和虾起吃吗?”小孩长大嘴巴,“不可以吃蝴蝶的!”

叶宁哭笑不得,“不是,是把虾做成蝴蝶的样子。”

“哇!那肯定很好吃!”王明明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叶宁拿出大盆,挑出虾线,剪掉虾头,把虾尾前段的虾皮剥掉,接着把虾冲洗干净。

有舅舅舅母和满福姐姐的帮忙,一大盆下很快处理干净。

叶宁拿刀,将虾从背部切开,但不切断,随后把虾摊开,摊成蝴蝶状。

一个个蝴蝶状的虾摊好,倒进盆里,加盐和料酒搅拌均匀,进行腌制。

腌制虾时,叶宁拿出另一个干净的盆,打入鸡蛋,倒进面粉,倒适量水,搅拌搅拌,搅拌到如同酸奶一样的细腻黏状面糊。

腌好的虾放进面糊里过一遍,虾尾不沾上面糊,然后再裹上一层面包糠,裹好之后放在一旁备用。

锅内烧油,烧到将近六成热时,叶宁把裹好的蝴蝶虾放进热油里。

呲呲呲!

蝴蝶虾下锅,外层上裹着的面糊和面包糠在热油的炸制下,发出阵阵声响。

渐渐地,虾尾翘起来,蝴蝶虾逐渐变得金黄,虾肉的鲜味与面糊面包糠的酥焦香一圈一圈地往裹外荡漾开。

孩子们踮起脚,一眨不眨地盯着锅里炸的金黄喷香的蝴蝶虾。

叶宁拿着筷子,给虾翻面。炸到差不多快好的时候,孩子们已经馋得眼珠都转不动了。

看着排排站的小豆丁们,叶宁忍俊不禁,把炸好的黄金蝴蝶虾捞出控油。

金黄金黄的黄金蝴蝶虾堆积在漏筛里,香喷喷的油一滴一滴流淌下来,在虾身上滑出油亮亮的光泽。

油控的差不多的时候,小天舔舔嘴,“宁姐姐可以吃了吗?”

“可以吃了。”

孩子们立刻伸手。

“别忙,我再挤点番茄酱。”叶宁拿出自制番茄酱,在黄金蝴蝶虾上,用番茄酱挤出一个笑脸。

“现在可以吃了。”

洗过手的孩子们一拥而上,拿起黄金蝴蝶虾送入嘴里。咔嚓咔嚓的声音在厨房里不断响起,绵延不绝。

“满福姐姐,快洗了手来尝尝。”叶宁叫了声在灶门口熄火的李满福。自己拿起一个黄金蝴蝶虾尝了口。

黄金蝴蝶虾炸的极其酥脆,表层的面包糠有酥酥的颗粒感,炸的焦脆的面糊被牙齿轻易穿透,忽的一下,软嫩而q弹的虾肉抵达舌尖。

牙齿轻轻一碰,虾肉弹了弹牙齿,下一秒裂开,清甜鲜美的虾汁溢出来,咀嚼几下,虾肉嘎吱嘎吱响,嘎吱嘎吱声里,虾肉的鲜甜,面糊面包糠的酥焦香脆,番茄酱的酸甜,一阵一阵地冲刷口腔。

叶宁嚼着黄金蝴蝶虾,装了一盆黄金蝴蝶虾出去,“舅舅舅母快来吃虾。”

孩子们离开前,叶宁还让他们带了几只黄金蝴蝶虾回去,离开时,孩子们依依不舍。

王明明羡慕地看着小天小冬,“我要是也是宁姐姐的弟弟就好了。”

小女孩瘪着嘴,“我要是是宁姐姐的妹妹就好了。”

那他们就可以经常吃到宁姐姐做的好吃的啦。可惜林姐姐不是他们的亲姐姐。他们不能像小天小冬一样,经常吃到宁姐姐做的好吃的。

孩子们陆续离去,院子里安静下来,叶宁搬出凉椅,靠在凉椅上,吹着院子里的风,在裙子上绣花边。

李满福坐在她旁边,一起绣。叶宁歪过脑袋,去观察李满福手里的布。练习了这些时间,李满福的绣工显著地增长了许多。她的针脚细腻了很多。

叶宁眼含赞赏,夸了她一句。李满福又是脸红又是高兴,“我会努力练习的。”

小冬小天玩了会儿,小天去写暑假作业,暑假已经过去一个月,还有一个月就要开学,他的作业也差不多快写完了。

小冬从屋里出来,搬出小板凳,靠在叶宁身上,手里拿着平板点读机玩。

田淑香和李洪生看了会儿电视,闲得发慌。他们活了大半辈子,除了还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这么悠闲过。尤其是如此悠闲,还不用担心赚钱的问题。

到现在他们还有一种如梦似幻的做梦的感觉。还唯恐真的在做梦。然而他们的确没有在做梦。

看了会儿电视,闲得发慌的李洪生戴上草帽,“我去帮老魏他们收玉米去。”

田淑香去王奶奶那里,去和她唠嗑。

屋子里,小天写着作业,电话手表忽然响起来。是小胖打来的电话。

小胖:“你在干什么呀,小天?”

“我在写作业。”

小胖说:“你写多少啦?”

“我快要写完了。”

“啊!我三分之一都还没写到呢!”

“那你快点写呀。”

“我整天想吃你家饭馆的饭,都不想写作业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呀。”

“还有半个月就回来了。”

“还有这么久啊。”

小天嗯了一声,拿起黄金蝴蝶虾啃。

听到声音,小胖问,“你在吃什么?”

“黄金蝴蝶虾,宁姐姐做的,可好吃了。”

小胖馋得流口水,“有多好吃啊?”

“很好吃很好吃。”

“我、我也想吃。”

“那你来我家吃吧。”

“我去不了,我要上补习班。”

小天皱皱眉,小胖好辛苦啊,放暑假还要上补习班。小胖说:“我期末考试没考好,哪里像你考了第二名,要是我也能考第二名我就不要上补习班了。”

说起期末考试的事,小天心里又难受起来,他只差半分就能拿到第一名了。可是就差这么半分,他只拿到了第二名。

他要更加努力,下次考试一定要拿到第一名。小天挂断电话继续写作业。小胖舔舔嘴巴,转身就去找妈妈,“妈妈,我想吃黄金蝴蝶虾,小天他们今天吃黄金蝴蝶虾了。”

“黄金蝴蝶虾?小天的姐姐做的?”

“对!”

小胖的妈妈喉咙动了动,她馋叶老板的手艺了。叶老板做的生炒鲈鱼实在是美味。想着还有半个月饭馆才能开始营业,她微微叹息。

“行,妈妈等会儿给你做黄金蝴蝶虾。”

太阳逐渐下移,裙子花边绣好,叶宁摊开裙子,“满福姐姐,裙子做好了,你穿上看看。”

李满福马上去换上。她的身形纤细,虽然这段时间胖了一些,但仍然是纤细的,粉色的过膝长裙罩在她身上,衬得她十分水灵。

裙子是渐变的粉色,领口有花边褶皱,袖口是荷叶边,裙摆上绣着细细密密的精致的花瓣。李满福摸着裙子,眼睛笑成了月牙。田淑香瞧了瞧她的裙子,“真好看。”

叶宁笑道:“舅母,我也给你做一条裙子。”

“这多费时间,算了吧。”虽然口中在拒绝,但是她明显是想要的。叶宁说:“舅母想要什么颜色的?哪种款式的?”

“算了吧就。”

“舅母你的肤色比较适合蓝色,那就做蓝色的裙子吧。”叶宁自顾自道。田淑香眉眼间流露着欢喜,“那、那麻烦你了。”

宁宁的手艺好,做的裙子比那些名牌裙子还要漂亮,要是自己能拥有一条这么漂亮的裙子,哪能不欢喜。

叶宁抬头望天色,旋即去看水盆里的虾,孩子们网了很多虾,还有一些没吃完。

虾要趁新鲜吃,明儿再吃就不好吃了。得今晚上把虾弄了吃了。

李满福说:“晚上还做黄金蝴蝶虾吧。”

叶宁略一思忖,“晚上不吃黄金蝴蝶虾,吃金丝虾球。”

“金丝虾球?好吃吗?”

“和黄金蝴蝶虾一样好吃。”

叶宁让李满福去削土豆皮。土豆削好,贴成粗细均匀的细丝,然后把土豆丝放进清水里浸泡,去除土豆丝的粉芡。去掉粉芡土豆丝炸了之后口感会更脆。

土豆丝放在一边备用,把虾头去掉,再去壳,虾尾的壳留着,接着用刀从虾的背部片一刀,取出虾线。

将虾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盐和料酒抓匀腌制。腌制虾肉的时候,叶宁开始炸土豆丝。

为了使土豆丝更加香脆,叶宁用毛巾吸干土豆丝留存的水份。

锅里烧油时,叶宁放了吉士粉进土豆丝里。在油温达到最合适的时候,把土豆丝均匀地撒在油锅里炸制。

炸土豆丝必须不断地翻动土豆丝,以免其粘连,炸到金黄香酥之际,捞出控油备用。

腌制过的河虾放进锅里氽水,至嫩熟状态捞出控水。

嫩熟状态不易把控,假如多煮多半秒钟,就不能达到完美的嫩熟状态,那么这锅虾就废了。待虾肉达到最适宜的嫩熟状态,叶宁及时把河虾捞出来控水。

虾肉裹上沙拉酱,又裹上炸好的土豆丝,加上的沙拉酱将土豆丝粘得紧紧的,叶宁左右手倒腾裹上了土豆丝的虾团成球状,在圆球顶端露出红红的虾尾。

虾球做好,摆放到盘子里,围成圈,把炸过的虾头放在圆圈中间,金黄与艳红相映,鲜艳而精致。

李满福盯着精致漂亮的金丝虾球,口水咽着,有点不敢下手。

“尝尝。”叶宁把盘子往她面前推。

伸出手,李满福拿起一个金丝虾球。金黄泛亮的土豆丝围绕着虾尾,红红的虾尾朝天,似乎通过朝天的虾尾将鲜味散到了空气里。

引人垂涎的焦鲜之味混合着土豆丝的清芳,迅速钻进鼻腔里。李满福张嘴咬。

一根根金黄的土豆丝,咔嚓咔嚓碎裂开来,李满福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酥脆的土豆丝,似乎这已经是顶顶的酥脆了。

接着,一股软软绵盈的香甜随着酥酥脆脆的味道进入口中。是沙拉酱。沙拉酱的香甜完美地中合了土豆丝的酥脆芬芳,吃起来格外适口宜人。

尝到沙拉酱时,嫩嫩的虾肉也便抵达了口腔。虾肉太嫩了,鲜嫩而多汁,当炸土豆丝的酥脆,沙拉酱的香绵,虾肉的软嫩这三种口感在口中爆发时,李满福只觉脑袋一片空白,好吃的找不到北了。

她激动地吃着金丝虾球,说:“宁妹妹,太好吃了,比黄金蝴蝶虾还好吃!”

其实都是一样的好吃,大概李满福更喜欢金丝虾球的口感。

小天和小冬也非常喜欢吃金丝虾球,两盘子金丝虾球。被消灭得一干二净。

晚上睡觉前,小天例行写日记。日记是老师的要求,暑假放完要交上去当做作业。

他写道,今天吃了黄金蝴蝶虾和金丝虾球。都好好吃呀。暑假日记几乎每篇他都记录着吃的东西,后来班主任看到小天的日记时,由衷地羡慕小天,这孩子命好啊,有一个大厨姐姐,天天都能吃到这么好吃的菜。哪里像她,想吃宁冬饭馆的饭太难了,好几天都抢不到位置。

时间一晃,很快到了八月十号。叶宁他们准备回城。

回城,小东冬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能回到家,不高兴的是和小伙伴们分开了。小天也是高兴又不高兴。高兴的是可以回城见小胖他们了,不高兴的是要和小伙伴们分开了。

叶宁有些舍不得乡下安宁舒适的生活,她想,等她老了,她就来到乡下,住一个篱笆上爬满花藤的农家小院,在闲适安然中度过余生。

回城那天,王明明那些孩子们都来送他们。

孩子们依依不舍,抓住叶宁的手,“那你们什么时候回来呀?”

“下次回来可能要过年了。”叶宁说。

“过年?还要这么久啊。”有些孩子泪花都出来了,“可不可以早点回来?”

田淑香在一旁哭笑不得,这些孩子啊。

车子出发,孩子们用力挥手,“再见!”

“宁姐姐再见!”

“再见!”

“小天小冬再见!”

“满福姐姐,王叔叔田阿姨再见!”

孩子们的声音远去,身影逐渐消失在视野里。车子沿着小道,一路开出桃花村。

回来时道路旁边的田地里是金黄的,现在庄稼已经收完,地里光秃秃的。叶宁微叹,时间过得太快,弹指一挥间,一个半月时间就过去了。

进入桃城城区,与乡下完全不同的空气侵袭过来。虽然此时已经没有三伏天时那么热了,但还是有些热的。尤其是城里,比乡下温度高很多。

车子七拐八拐,拐进老街明阳路。

车子刚抵达饭馆门前,就传来一道声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