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红色玛利亚 >326.波兰纵深与冬季攻势

326.波兰纵深与冬季攻势

作者:符华字数:4373更新:2022-07-05 20:58

整个地势都纳入眼帘,要想在波兰这里进行设防,必须拥有一定的纵深防御。

单靠第四集团军的兵力是不可能守得住奥匈也德国之间的进攻。

但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到那时候必然会有援军。

波兰很重要。

对于整个俄国言十分重要,因为这是俄国进入西欧的重要跳板。

第四集团军之所以会驻守在波兰,其最大原因便是因为方便调动军队。

玛利亚所需要做的,仅仅是预备性设防。

将这片地貌完全纳入眼帘,脑海中已经构思出如何在波兰这里进行布防。

一切都预定之后,她立即召集自己的三名副将。

托斯雷夫将军、普开维斯夫负责南面对奥匈的防线。

他们将会率领自己的第五军、第二十二军,一共8个师的兵力,和二百多门火炮在此设防。

纵深沿着维斯瓦河往内部推进。

她用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这个圈正是他们的设防位置,纵深八公里,分三个防御阵地。

为了确保炮弹和子弹数量充足,玛利亚让兵工厂彻夜加班,不能休息。

当然加班费是不会少给他们的。

紧接着就是西北防线,这条防线由玛利亚与邓尼金负责。

这条防线需要对付德军,同样是三个防御阵地,但每一条阵地纵深都有十五公里深。

兵力有十二个师,有不少兵力都从第五军和第二十二军那里抽调出来。

四十多门火炮架设在各个地方,碉堡堡垒也同样建设在各个角落。

只可惜时间不足,不然玛利亚还会建设地下防御工事,能够让士兵在四通八达的地下通道进行战场上的穿梭。

对此,身为助手的罗科索夫斯基提出了一个疑问。

“为什么我们不建造更为坚固的堡垒呢?”

他的问题也同样引起其他将军的疑惑。

堡垒可是防守方的一大杀器,坚不可摧且威力巨大,只要敌军刚冲过来必然要死伤惨重。

但玛利亚并不在意堡垒。

她十分清楚罗科索夫斯基的战术想法,用堡垒进行设防,只要堡垒之间连城一条防御阵线,敌军就很难攻进来。

这种战术在十九世纪的时候确实可行,但现在是二十世纪。

玛利亚立即给罗科索夫斯基上了一课。

很简单,列日堡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德军所使用的火炮分别是305毫米口径和420毫米口径。

420毫米口径的火炮是由克虏伯家族建造而成,305毫米则是奥地利人的重型火炮。

以这两种火炮的威力,任何堡垒都无法幸免。

更何况她可是知道德国人拥有着空中巨兽齐柏林飞艇,缺乏制空权的他们,面对齐柏林飞艇几乎无能为力。

幸亏俄国军方已经开始研制防空炮和战斗机,一旦投入战场就有机会争夺制空权。

也正因为要避免德国人和奥地利人的重型巨炮,玛利亚需要将防御阵型弄得松散一点,避免一炮轰一群的情况出现。

但是,单靠这样的防守并不足以应付他们的进攻。

很快罗科索夫斯基就想到了一个点子。

这个点子来源于不久前与玛利亚一同到往南方防线时,看到的一条断开列车轨道的场景。

就华沙内的列车,加上老旧且开始报废的,一共二十五条。

他认为巨型重炮虽然厉害,但十分迟钝缓慢,而且开一炮之前就要做出一段时间的准备。

因此巨型重炮有着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机动性。

罗科索夫斯基认为,可以将列车进行重新组装。

大炮和装甲都架设在上面去,通过列车的强大运输能力,将列车改装成重型装甲列车。

这样的列车将会通过其强大的运输能力和大口径的火炮威力,实施机动性炮击。

说到这里时,罗科索夫斯基又认为,列车边上最好有士兵紧紧跟着,以士兵跟装甲列车进行配合。

装甲列车的主要任务就是打一炮换个地方再打一炮。

其列车轨道最好是围绕着三道防线进行修建。

“反正波兰境内有着这么多的荒废烂尾轨道,这正好可以给我们进行方便。”

说到这里后,罗科索夫斯基便不再说话,而是乖巧地站在一旁。

这是他第一次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还是在各种大人物面前说着。

紧张吗?

紧张,非常的紧张。

他的脚指头都快要抠出三室一厅了。

但要说兴不兴奋,那确实是十分兴奋。

哪个男人不喜欢表现自己?

即使文静如他,也同样喜欢这样的感觉。

他也曾经向自己的军官提出过一些属于自己的战略和战术部署,只可惜因为过于新奇,遭到军官的抵制和拒绝。

这一次,也依旧如此。

他的想法充满了天马行空。

将列车改装成武器,这种设想实在是罕见。

事实上将列车改装成武器并不是没出现过。

美国的内战和普法战争都曾经出现过装甲列车,在场的三名军官都知道装甲列车,但他们并没有把这样的非常规武器给纳入进来。

只不过罗科索夫斯基所提出的步兵随行这个想法,却不怎么好实行。

“列车的速度会将步兵远远抛在后方,只靠双腿是不可能追赶得上列车的速度。”邓尼金率先提出自己的反对。

“而且如果是长途奔袭,步兵的体力会扛不住,到那时候别说与列车协同作战,恐怕连枪都举不起来。”

这份担忧并非毫无道理,但罗科索夫斯基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

只不过,在说出来之前,他还是下意识地看向玛利亚这边。

那目光有点小期待。

玛利亚点了点头,允许他继续说下去。

得到允许后,罗科索夫斯基便略带兴奋地继续说道。

“很简单,我们可以将士兵留在列车里面,运输时就不下来了,一旦到达战场就得立即上车。”

“如若可以的话,甚至能够在列车上面进行机枪布置,一旦敌军冲过来了,就会成为我们的靶子。”

这份设想深得玛利亚的认同。

装甲列车说到底也是一辆列车,进行兵员运送也属正常。而且波兰境内有不少烂尾的列车轨道,将这些轨道重新改一下又能使用。

决意已定,玛利亚立即将行动安排下去。

二十多条列车中,挑选了五条列车进行修改,与此同时还将大部分荒废掉的列车轨道进行修改。

这些列车轨道之所以荒废并不是因为修建时出现了问题,主要是因为负责修建这些列车轨道的资本家撤资了。

根据记录来看,负责投资到波兰进行铁路修建的资本家,多半是来自法国。

之所以撤资,其主要原因是同行竞争或者投资问题罢了。

如今正好被他们利用起来,修建成一条足以围绕整个波兰防线的交通网络。

一大批军人在这场命令下行动起来,为了修建交通网络和防御堑壕阵地,第四集团军出动了三个师的兵力进行工作。

其余兵力则继续留守。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11月,一大批物资准备就绪,来自彼得格勒的命令也再一次下达到每一个集团军手上。

第八集团军已经开始往波兰这边过来。

重新组建的第一第二集团军,加上从西南方面军抽出的大部分军队也正在往这边集结而来,并且与第一第二集团军组建成西北方面军,人数超过六十万。

这一次是整装待发,武器十分充足,唯一问题是他们的后勤线。

尼古拉大公认为,他们需要在明年也就是1915年三月份才可以正式发动进攻。

然而,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既然要打,就必须速战速决,不能够延缓战机。

如此大规模的兵员集结,不可能一直隐瞒下去。

再继续准备,迟早都会给对方有反应过来的时间。

这是尼古拉二世的想法,但还有另外一点他隐瞒了下来。

法国那边提出了要求,需要俄国这边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将德国的注意力吸引回去,以此来个英法联军腾出反击的空间。

法国人的要求,尼古拉二世很难拒绝。

上一次东普鲁士战役之所以打败,后勤是一个重要因素,而让他们急着进军的主要原因,也同样是法国人的催促。

那可是自己的大债主,无奈之下,他只能强这次大规模进攻进行提前。

尼古拉大公十分清楚,一旦攻势提前进行,他们将会出现各种后勤补给上的严重问题。

但是皇令在此他不得不从,于是乎只能重新修改原本定下来的战略。

从西南方面军那里抽调三分之一的兵力加入到对东普鲁士的进攻。

近乎六十万的大军开始朝着东普鲁士再一次发起进攻。

与此同时,第四集团军与第八集团军汇合成功,组建出一支三十五万的军队,也必须立即行动,协助西北方面军进行攻击。

两支大军对东普鲁士形成钳形攻势。

人数上他们占据了绝对优势,因为东普鲁士只有二十来万人。

然而,玛利亚却对此身感疑虑。

她并没有立即按照命令行事,而是将自己的第四集团军分成两大部分。

一部分继续留守波兰,他们分别由邓尼金和托斯雷夫将军执行。

另外一部分则交给了普开维斯夫,他将会率领十个师的兵力,总共十余万人,协助西北方面军进行进攻。

第八集团军的布鲁西洛夫也一样将自己的军团分成两半,但他负责亲自率领部队去进行战争。

按他的说法,要想在德国人的包围圈中将大部分部队都安全撤离,必须由他亲自负责才行。

玛利亚被说服了,所以她命令普开维斯夫,所有安排都要听从布鲁西洛夫。

大军很快就出发,他们开始朝着战线进行推进,并且一路上高歌猛进,烧毁了大量容克贵族的庄园。

面对俄军的步步逼近,德军也一点点回收阵线。

然而,就在进攻到1915年1月时,天气变得越来越冷,后勤补给也因为拉得太长难以提供支援。

原本可以提供物资后勤支援的波兰,这一刻也遭到了奥匈帝国的进攻。

这场进攻规模很大,几乎比奥军第一次进攻要大出数倍之多。

与此同时,西南方面军的喀尔巴歼山脉也同样遭受到奥匈帝国的进攻。

因为国家仇恨的缘故,大量的奥地利青年加入到帝国国防军之内。

原本的四十个师,一下子扩充到六十个师的兵力。

又因为俄军的行动计划早就被德军给破解并且获知,因为针对这场属于俄军的大规模攻势,他们早有准备。

‘俄军一旦进攻,我们将会利用冬天,给他们死死地牵制在东普鲁士内,而你们则开始对波兰与喀尔巴歼山脉的两个地区发起进攻。’

‘这将会是打破东线战场僵局的最好机会。’

那一日,兴登堡如此说道。

他将整个计划都列在了斐迪南皇帝和帝国参谋长斯蒂芬面前。

这份战略计划得到了认可,奥匈将会全力支持德军。

丝毫不知自己的电报已经被截获的俄军,此时此刻仍在进行电报上的情报交流。

无论是战略亦或是战术,还是说他们的一些内部问题与后勤紧张情况,都一五一十地被德军所识破。

‘这是一场赤果果的战争,名为沙俄的姑娘正一丝不挂地躺在我们面前。’一名德国军官在自己的笔记中如此描写道。

‘那群俄军丝毫不知道自己正在踏入一个怎么样的死亡地带,这里将会成为他们的坟场,真是让人感到可悲啊。’一名随军记者如此记录着这场战争。

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战争的到来,唯有俄军仍不知情地推进着自己的进度。

不久之后,后勤跟不上了,他们的进攻力度逐渐减弱。

借着这一机会,鲁登道夫发起了自己的最大规模反击战。

整个战场被分割成数十个,他将其称之为冬季反击战。

若非有布鲁西洛夫所率性的部队取得了战术性的胜利,恐怕他们的侧翼已经被德军给完全迂回包抄。

可就是如此,整个战况都陷入一种极其不妙的状态。

加上奥匈帝国的强攻,喀尔巴歼山脉的俄军部队逐渐后撤,促使俄军再一次进行大规模兵员征召,以便于填补西南方面军的空缺。

而波兰这里,则再一次陷入了与奥匈帝国的攻防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