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美食:从承包毛熊监狱食堂开始 >第497章 那和尚私底下酒肉都来的

第497章 那和尚私底下酒肉都来的

作者:羽毛笔字数:3965更新:2023-12-19 00:25

历经一大堆口舌和各种只能说没法吃的淮扬菜谱之后。

这道扒烧整猪头,终于到了正式下锅的时候。

唐磊拿过久违的纱布包,装上八角桂皮小茴香等等,却不急着放。

而是先在锅底中垫上一个垫子。

这是因为烧整猪头的时间长,就跟一些东北菜馆烧铁锅炖一样,得把食材和锅底隔开。

防止糊锅粘锅。

在大夏一般用点竹席子,篾子什么的,卡在锅底的弧度上就行。

在这么……

唐磊悍然从柜子底下掏出一个大铁篾子!

“合金款仿篾子!”

毛子重工,小子!

坚固,耐用且沉重,掉地上还能随机砸出一名幸运帮厨脚趾骨折的惨叫声。

除了要再往上裹两层纱布避免金属味以外……

一切都很完美!

摆进锅中后,唐磊又把香料包,姜片葱结等铺了满满一层

最后抓了一大把冰糖,撒了下去。

“这么多?”叶莲娜支着下巴在旁边看,瞅着糖两眼发直。

“肉多,味重,调料自然也多。这点糖不算什么,接下来还得倒一整瓶的花雕酒进去。”

再来半瓶子香醋。

“再来一瓶子酱油?”叶莲娜一戳一戳的推着瓶子。

又被唐磊笑着按住。

“酱油就得要分批放了。”

“一下放完,猪头上色不匀,有深有浅。”

他将整猪头端过来,平铺在香料上头,加满清水后用盘子压住,再该上锅盖。

才解释道。

“要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细细的焖炖个俩小时。”

“中间时不时往上加酱油,最后将酱红的卤汁不断捞起从上浇下。”

“才能保持整个猪头都是红亮油润的。”

“好了,等吧!”

叶莲娜张大了小嘴:“啊?还真的是实打实的四小时啊!”

“你要算上剖猪头,那还不止呢。”唐磊也拉了条凳子过来坐下,和小叶一起嗑瓜子。

“淮扬有很多菜的来源很奇妙,这种猪头也是。”

它奇妙的地方在于……

作为一个荤菜,烧的最好最有名的厨子……却是一群和尚!

“淮扬那么多豆腐菜,跟和尚脱不了关系。”

但和尚吃素吃久了,多少憋出来几个酒肉穿肠过,佛祖心头坐的奇人。

当时有童谣,“瘦西湖,法海僧,烧猪头,是专门,秘诀从来不传人。”

因为这种独家猪头太好吃,连烧火的味都与众不同。

传言甚至是和尚用庙里香烛熏的。

虽然后来也有和尚表示这纯纯胡扯,最多是庙旁边烧肉,染的和尚一身味儿。

可万万不能是和尚自己烧的啊!

“但我听说啊,”唐磊吐着瓜子皮儿。

“淮扬那会确实有和尚私底下酒肉都来的。”

像什么小山和尚发明的“马鞍桥”。

看起来像个朴素的桥名是吧。

实际上却是大黄鳝拼猪五花!

装盘的时候,那猪五花在地下叠上厚厚一层。

上头肥嫩的鳝鱼段切出花刀,烧的花皮绽开,段段拱起,浓油赤酱的一盘子端上去。

不说打死也不知道,这特么是和尚做的啊!

“可能也是那会和尚空闲多,”唐磊道:“现在这种菜几乎都绝迹了。”

“不好卖价。”

要说贵吧,原材料又便宜。

卖便宜吧,没师傅肯干。

“那不是很可惜吗,没有专门的饭店做这种了吗?”叶莲娜不死心道。

“唔,也有吧,不过好不好吃就不好说了,”唐磊想了想。

“不过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是肯定有的,大夏的京都,玉hua台!”

“诶,好像有点耳熟?”叶莲娜竟然挠了挠头:“好像以前……听同事提过?”

“你同事要是出差去过大夏,那还真有可能。”

唐磊笑道:“当初大夏开国的第一场国宴,就是由玉hua台的师傅们做的。”

还是场地和师傅拆着来做的。

那会的大夏百废待兴,条件不太好,检阅飞机都要飞两圈。

这第一场国宴,自然也不容易。

当时也没请国外政要,就邀请了国内各民族和派别的代表,合在一起,差不多六百多人。

但当时的京都,连找一个供六百人吃饭的地儿都难。

千挑万选,最后找到了京都大饭店。

为此,京都大饭店还临时搭建了一个可供二百人使用的大夏餐厨房。

至于为啥要临时搭建?

因为……这座京都当时最好的饭店,擅长的甚至是——法餐!

当听到总理敲定要淮扬菜的时候,饭店都傻了。

场地可以搭,但自家却没厨子!

这时候,就有人想起一座胡同里的淮扬菜饭庄——玉hua台了。

最后几番商量,好不容易,抽调来了九位大厨。

而这九人,愣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够了六百多人的饭菜,完美的供上了这第一场国宴!

因为人手不够,所以必须提前一晚上忙通宵,做了许多冷菜。

做桂花鸭,做虾仔冬笋,做桃仁冬菇,五香熏鱼。

因为食材实在不多,荤素都没什么名贵的,就用手艺来弥补。

烧鲜蘑菜心,清炖狮子头,最后炸上春卷,千层油糕……

加上水果,凑够十六道菜。

无一是名贵食材,却无一不美味。

这顿饭吃到一半,甚至还整出来一场爆炸。

因为这些大厨连煤气都没怎么用过。

骤然换到大饭店,烧着煤气灶忘了关,把房顶的瓷砖都炸下来一块。

而当时这京都大饭店的屋顶上,还蹲着五十位老电工。

因为这最好的饭店,也是老旧的木头房顶。

中间电线杂乱密布,随时有短路断电的可能。

而这一切问题和隐患,有解决的方法吗?

有。

换电线,换新房子,多简单的两句话。

但这对当时的大夏来说,却难如登天。

高新技术,钱,安稳的环境,全都没有。

大夏有的,仅仅是大夏人的一腔热火,和满怀巧思。

穷尽人之所能,支撑着这个百废待兴的祖国,走过那场区区六百人的国宴,迈向一个,崭新的时代。

“再后来,国宴不再只是国内代表,开始有外国总理前来了。”

“吃的也越来越好了,鸡鸭猪之外,牛肉也端上来了。”

在那场开国宴会结束十年后。

又一个十月一,大夏国宴迎来了五千多位宾客。

“什么鲍鱼,海参,鱼翅啊,也端上来了。”

叶莲娜眨眨眼,积极举手:“可是队长之前有蹭到过,好像没有很多菜啊!”

“哦,那是又后来的事情了,”唐磊微微一笑。

“不同时期,心态是不一样的么。”

大夏的脾气一向是偏温和热情的,早年底气不太足,那是有啥整啥,全上大菜。

巴不得多交点朋友。

后来发现交的太多了,一天天的吃老贵了。

再瞅瞅那些放着满汉全席不懂,跑去吃炸酱面的……

得,再不费那老鼻子劲了!

三菜一汤是最大的尊重!

别问,问就是勤俭节约,不是不舍得给山猪吃细糠嗷。

“啊?”叶莲娜懂了。

“难怪我们上司以前说过……没赶上好时候啊!”

最好吃的没吃几口,等再吃上的时候……

当年的小老弟,都混成叔了!

唐磊哈哈一笑:“只能说,真快啊。”

他打开手机,看了眼日历。

“当年六百人坐一起吃饭的时候,想必也没想过。”

短短几十年,这一场国宴从寥寥寂寂,变成百国来访,四方云集。

当年那个找个饭店,找一群大夏菜厨子都难的国家。

现在成了基建强国,大夏人和菜,遍布世界各地。

“要不,我怎么能来这做饭呢,哈哈。”

唐磊眨了眨眼:“有祖国做靠山,硬气哦!”

(作话:写这块的时候看到一位师傅说,调料放不好颜色就“犯呲”,这是啥说法啊?等一位十八的解释解释。

真的是越来越短了,这月有一些人生大事,也是挺忙的,但是月稿一定会补够的!不敢想我下半月会是怎样的死狗惨状……TAT)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