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历史 > 重生嫁给战神王爷,被宠成小公举 >第112章 你好好养精蓄锐吧

第112章 你好好养精蓄锐吧

作者:二白最白字数:3048更新:2023-11-08 16:44

留在府里的扶醉见司农寺卿这般,干脆给宋九凝去了信。

很快就收到回信。

扶醉一乐,看向又又又一次登门的寺卿,微微一笑:“我家小姐说了,还有半月时间才是丰收的时候。”

扶醉一顿:“到那时候,才是寺卿大人忙的时候,现在还是多多养精蓄锐,我家小姐一届女流之辈,如此紧要关头,还是不去给大人添乱了。”

这话听着好生熟悉。

寺卿只觉得一股怒火直窜脑门。

这些话,不就是宋九凝登门提醒他收粮的时候,他讽刺过去的话吗?

如今竟是原样给他还了回来。

甚至还是有一个丫鬟传话,她本人连面都不露一下。

蔑视。

这是明显的蔑视。

寺卿还记得自己是有求于人,强行忍住怒火,没当着扶醉的面斥责宋九凝。

他阴沉着脸,带着自己的人离开。

临出门前,他甚至还好声好气地与扶醉道了别。

刚回了府上,寺卿当即将备好的礼物狠狠砸在地上。

“不过就是个小女子罢了!沾着点运气,还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

“本大人亲自上门,连个人都见不到也就算了,还被如此羞辱,真真是欺人太甚!”

随行的下人看着地上碎成一片的东西

,心中一阵哆嗦。

连忙低头,大气都不敢多喘一下。

司农寺卿好不容易平息下怒火,冷笑一声:“真当没了你宋九凝,这事我就解决不了了不成?咱们走着瞧。”

皇城的灾情比宋九凝预计的来得还要快。

大批的粮食在地里发霉,无数人哭天抢地。

却有一批嗅觉灵敏的人家,第一时间冲到皇城粮铺。

也都顾不上价格了,以最快的速度抢了些米粮屯在家里。

只求这灾不要落到自己头上。

好在南方的水患加上宋家的进言,让朝廷多少也有了些准备。

开仓放粮的事儿进行得很顺利。

唯一的问题便是,皇城连绵阴雨,距离皇城最近的两个城池,情况跟皇城相比,也差不了多少。

要调动粮食,还是要从更远一点的地方。

时间上,也自然比预计的晚了好长时间。

好在宋家、恭宁王府加上原先属于沈云霆的地,已经占了皇城周围近一半的田地。

就算减产,短时间内也伤不了根基。

承天帝在朝堂上,一边指着司农寺众人的鼻子骂,一边把宋家挂在嘴皮子上夸。

这一拉一踩持续了好几天,朝堂上热闹得不行。

宋昭然每次上朝回来,脸都笑得跟菊花似的。

宋家氛围一片欢快,只是宋九凝看着这阴沉沉的天,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

宋思衡心思细腻,最先发现宋九凝的不对:“小九儿,咱粮食都保住了,抢下来的那些粮食,也足够皇城百姓扛到运粮过来,这已经很难得了,怎的你还是一副愁得不行的模样?”

他缓步走到宋九凝身边:“有什么就与兄长说,咱们宋家这么多人,还有什么事儿解决不了的?”

宋九凝叹了口气,眼中依然是那漫天的雨水:“四哥,你应该也听说了皇城周围两座城镇的消息了吧?”

宋思衡恍然,面色轻松下来:“此事无碍,陛下早就有所准备,其余省城运送的粮食,会先往那两处运送。”

“可是四哥,那里毕竟不比皇城,皇城虽保下了四成的粮食,可他们呢?”

宋九凝面色更凝重几分:“只怕他们不会安心将自己的生死寄托在官府身上,或许会第一时间逃向可能有活路的地方。”

“四哥,咱们已经收好的粮食,加快处理吧。过不了多长时间,皇城就会迎来第一批难民。”

宋九凝顿了顿:“以后,还会更多。”

事实证明,宋九凝说得没错。

次日黄昏,皇城外就排起了长队。

这些

人几乎都是骑着或骡子或马,甚至还有赶着牛车的。

车上几乎都带着大袋小袋的粮食。

宋九凝站在城墙上,看着绵延百米的队伍,沉默下来。

底下已经有人开始安排那些投奔皇城的百姓。

这是昨日听了宋九凝担忧后,宋重山连夜回了一趟军营,安排调度来的人手。

宋九凝面色复杂:“先到的这一批大多是家境好一些的,再往后,过来的就是真正的难民了。”

这些人大多不用自己走路,来得要快。

等后面那些一步一步真正逃难的过来了,就更乱了。

上一世她征战多年,见过的难民数不胜数。

她也最清楚,这些人安顿不好,会出大多的乱子。

宋九凝最后看了一眼城下,转身下了城墙:“还请二哥传信给王爷,第一批粮食,可以放出来了。”

灾难将临的恐慌经过这几日的发酵,几乎已经到达了顶点。

城中所有粮铺的粮食都已经售空。

最后一点粮食的价格,已经飙升到了原先的十倍有余。

就是在此时,宋家名下的几个铺子突然开门放粮食。

价格却是灾前的正常价格。

有人怀疑他们是不是拿今年新收上来的次等粮食来卖,试图赚上一笔。

百姓纷

纷涌入铺子,却发现摆出来售卖的……

竟然都是正统的好粮食。

今年的新粮这个时候是下不来了。

这些摆出来卖的,毫无疑问是往年的陈粮。

就算再想挑宋家不是的人,也不会在这个时候拿陈粮说事儿。

纷纷挤进去就要抢。

“诸位不必争抢,陛下英明,早有准备,再困难也定不会饿着百姓,诸位只需买够几日便成,每户不可多屯。”

沈闻璟派来的人在一边维持秩序,算是勉强把场面控制住了。

宋三郎看着自己店铺门口如海的人潮:“如此低的价格,怕是要被有些人钻了空子。”

屯粮的事儿一时半会儿完不了,难免有人要钻空子。

这些黑心人只会趁着低价买入,又倒手卖掉。

宋九凝冷笑一声:“有人想卖的,便是给自己的命标了价格,谁也拦不住。”

场面已经稳定住,宋九凝便转身去忙旁的事儿。

这一批粮食,已经能在第一批难民入城的情况下,保证城内的食物充足。

至于那些哄抢着买了高价粮,现在有多悔不当初。

还有那些买到自己出售的平价粮后,又会不会偷偷倒手卖掉。

都不是她要管的了。

要钱还是要命,总不能什么路都要她来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