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亮剑:开局就被察觉身份 >第75章 经济问题

第75章 经济问题

作者:敕造窑湾字数:1703更新:2024-02-24 07:41

钢铁产量?

说到经济方面的事情,袁立可就有信心了。

虽然他没有每天都在平安县城盯着,可平安县的发展其实很不错。

日寇的入侵,给老百姓带来了太多的苦难,如今长治盆地被八路军掌控在手里,算是整个晋省里头少有的乐土了。

加上袁立搞的经济刺激政策,现在的平安县城,就是个活脱脱的大工地,每天都有老百姓从其他地方赶过来,就为了能找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这为平安县城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原本只有两三万人口的小县城,短时间内增加到了十多万人。

要是正常情况下,短时间内如此大量人口的涌入,带来的必然会是混乱和粮食上面的压力。

不过袁立对此早有预料,首先他向总部首长申请人手,让部队里因为受伤退伍的战士在平安县维持秩序。

刚开始,袁立说要在平安县设立警察部队的时候,首长们的眉头皱的老高,那不满的意思,就算不用说都已经溢出来了。

为什么?

这个时候警察可没什么好名声。

首长们几乎都是经历过白色恐怖时期的,因此一听到警察都本能地感到反感。

但首长们其实也很清楚,一样米养百样人,不能指望老百姓个个都奉公守法纯朴善良,如果不把秩序建立起来,后果会非常严重。

大家都是见识过,因为战争影响导致秩序失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除了首长这边,从部队退伍的老兵听说要让自己当警察,也是各种摇头不干。

警察?

那不是白狗子吗?

咱们可是打鬼子的光荣八路,做鬼都不去当白狗子!

又是袁立亲自带着各部队政委,挨村挨庄地去做思想工作。

好在八路军这边扫盲工作做得不错,能参加八路军的,基本都接受了扫盲教育,袁立把道理讲得清楚明白,大家伙也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答应了去当警察。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伤残不那么严重的退伍战士能够找到一份养活自己的工作,能够重新找到人生的意义所在。

除了人口和秩序,剩下的粮食问题,反而是最好解决的。

袁立的系统最bug的地方是什么?

其实不是给八路军带来多少先进的武器装备,而是在于只要有积分,就可以无限量的兑换粮食、物资。

而且这些粮食价格都不算贵,总部首长也有规划,把战斗过程中获得的积分中,至少一半拿来发展经济民生。

所以别看平安县城短时间内涌入了大量人口,但其实依旧显得井然有序。

在大量工作机会的刺激下,平安县城的繁荣程度,在短时间内就爆发了上来。

除了经济上的繁荣之外,一个个工厂也拔地而起。

老百姓拿到了实惠,又能够有一个安全的环境,爆发出了十分强烈的工作热情。

尽管袁立个人对加班非常反感,但老百姓还是自发加班加点进行工程建设。

原本计划中需要三个月才能修建完成的平安县钢铁厂,仅仅用时一个月就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

这座钢铁厂在袁立看来规模很小,日产钢铁也就只有200吨左右而已。

毕竟后世我国的钢铁产量——讲个笑话(请书友们大显身手)。

可别小看了这日产200吨的产量,就算袁立看不上这点产量,将平安县钢铁厂当成了培养钢铁工人的摇篮,可首长们却很激动。

日产200吨!那一年可就是七万多吨!

国府建立至今,有没有这么多的钢产量都还是个问题呢!

“平安县钢铁厂已经建成投产,目前进度良好,不过目前因为是以培养工人熟练度为主,因此在产能上并没有提出要求,目前日产钢铁大概在150吨左右。”

袁立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带着几分失望。

以前老是听网上有人说,大学生不如狗,研究生满地走。

等来到抗战时代,袁立才知道,想要发展工业,就必须要有大量拥有一定文化基础的知识分子。

“嚯?日产150吨,听你这语气,你还不是很满意?”

“嗯,这点产量,要是搞个工业厂房,使用钢支柱的话,弄不了几个厂房就能用完。”

副总指挥不满地道:“小袁同志啊,你这心态要不得呀,咱们就算发展经济,也不能想着一口吃成个胖子,得有节奏地慢慢发展,急功近利要不得的。”

袁立赶紧点头。

他倒不是急功近利,只是见识过未来的钢铁产量,所以对平安县钢铁厂这点产量不怎么在意罢了。

但大佬们却很有兴趣,逮着袁立问东问西,主要就是平安县钢铁厂的问题。

副总指挥询问他在生产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副总参谋询问他,在原材料上需不需要什么帮助。

师长表示,他很关心平安县钢铁厂的钢铁质量。

只有师政委,他不怎么关心钢铁厂,但他关心老百姓在工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