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商末三国志 >第57章 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第57章 从此进入铁器时代

作者:小柱哥字数:1899更新:2024-02-25 02:31

这一晚姜林和黑石平在青石谷藏谷洞中住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又嘱咐了涂一番后,便起身和黑石平返回晋阳镇。

出发不久,姜林临时决定朝着西山方向走去,看看西边的地形到底是什么样的,沿着西山最终走到炼铁场,再和扩讨论一番炼铁场的后续工作。

远远地看着西边山脉的走势,姜林和黑石平一会穿过原始的森林,一会又趟过一片原始的草地,始终和远处的山峦保持着一段距离。只怕靠近山脚的地方有不知名的危险二人无法应对,这样远远地观望着能看得清山峦的变化即可。

直到傍晚时分,姜林二人还没有看到熟悉的场景,只得选了两棵高耸的树木,攀爬上去,将身体用腰带绑缚在树杈上防止夜间跌落下来。一夜伴随着各种野生动物出没的声音有惊无险地便这么过去了。

“平,你看到没,这西山便是很好的抵挡敌人的屏障。我们晋阳镇这块地方,往北有青石谷这个口袋扎住,往西有西山,往东也有连绵不断的山峦,只有南部一马平川直到大河,只要我们将南部的防御做好,便不惧怕任何危险。你能明白吗?”姜林不失时机地朝黑石平询问道。

“明白,首领的意思是这些山峦、河流都可以成为保卫我们屏障,对吗?”黑石平问道。

“对,没错。地形能决定一个城市、一个部落、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兴衰。以后跟着我,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你这个脑瓜子,聪明。”姜林吃着黑石平递过来的肉干,边走边说道。

二人如此一路一边闲聊一边行进着,终于在第二天的傍晚赶到了炼铁场。姜林没有打扰任何人,只是派人通知了红石扩一声,便找了处窑洞早早地睡下了。这窑洞也是炼铁场结合西山附近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的地理地貌特征,在姜林的一番提示下所创造出来的。

姜林二人昨夜在树上过的夜,虽说能够躲避猛兽的袭击,但是一晚上各种动物的叫声还是扰的姜林没有睡好。今天着急赶到炼铁场,所以路上也没有过多地耽搁,直至此时姜林才放下心来好好地做起了美梦。

第二日的一大早,等姜林完成了晨练返回炼铁场中,红石扩已经等在炼铁场门口。

“首领,你可回来了。昨夜便想找你一起聊一聊这炼铁场后面的事了,只是听说你欲早些休息,我便没有打扰。今天一大早来找你,听平说你又出去晨练了,所以我便在此等候。”不等姜林开口,红石扩已经抢先说道。

“哦,怎么了?有什么急事吗?”姜林边走边微笑着问道。

“倒没有什么急事。你大婚前咱们已经通过几次试验,炼出了你说的铁。经过对比,那铁确实比铜、还有青铜坚硬,结实。你此次大婚回去的时候,我死缠烂打地又从工那里讨要了一些可靠的人来,想来不久便会有源源不断的铁块生产出来。但是你说的那些铁制的兵刃是怎么回事?是像青铜器一样铸造吗?还是有别的方法?”红石扩迫不及待地问道。

“锻打!”姜林轻轻地说道。

“锻打?”红石扩不明就里地继续问道。

“对,锻打。这是一种新工艺,将铁块放入燃烧的焦炭中烧红烧软,使用铁锤敲打成想要的形状。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烧,不断地锤打,直至形状满意为止。所以这铁制的兵刃真的不好制造。但是一旦制造成了,却不是青铜兵刃可比的。这样吧,我之所以绕了大圈的路程来炼铁场,正是为了后续的工作而来的。今天我们便把这事敲定下来。扩,你派两人和平一起回晋阳镇。平,你赶赴晋阳镇,找到工,就说是我的命令,让他将随嫁的那些百工中此前接触过兵器制造的人全部拨付到冶铁场来,就说我急用。明日中午必须赶回来。”姜林朝红石扩和黑石平二人交待一番后,二人领命前去执行。

不多时,红石扩便来复命,红石扩带着姜林来到了自己所居住的窑洞中,二人关上了屋门,开始探讨起后面的事宜来。

“这锻打,一定要选心灵手巧且体力充沛身强体壮之人。以后所有从事锻打工作的匠人都要保证充足的食物,因为这活确实很耗费体力。打铁先得身子硬,不光是这些从事锻打工作的匠人,炼铁场和青铜场那边的匠人都要保证充足的食物。身体好了工作才能干好。”姜林嘱咐道。

“是,首领吩咐的是,这些小的深有体会,这两处的活确实很耗费体力,但是我们晋阳镇有这么多粮食吗?”红石扩点着头,略有所思的答道。

“这次虞国的赔偿总共算了一下,有百万左右,够五千多成年居民一年基本食用量,那个标准是以不饿死作为前提的。倘若从事重体力劳动,这个量还得翻倍,但不管怎样,都可以保证几处重体力劳动的生产队的匠人都吃得饱饱的。明年还有新的作物麦,那个东西一旦种植成功,更耐饥饿。有了之前我们发明的犁,种植队那里可以在相同时间内开垦更多的农田。到了来年,会有更多的粟种到地里。所以这一点你不要担心。”姜林宽慰着红石扩说道。

“好。既然首领有这样的信心,我便按首领吩咐的做便是。只是这锻打,到底要怎么做?还请首领传授一二。”红石扩的问题终于回归到了锻打的本身。

“这锻打说简单也简单,但是说难也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