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大明:开局气疯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239章 载入史册的会议

第239章 载入史册的会议

作者:毕奇字数:1640更新:2024-02-25 07:24

第二百三十九章:载入史册的会议

徐达是不相信朱棡能解决取暖这事的。

但不相信归不相信,赌约还是就这么立下了。

朱棡需要世侯的这些钱。

而且是很需要。

资本的世界,第一桶金是至关重要的。

徐达领兵带着杜峰去抄家之后,朱棡赶忙让张玉带着人跟了上去,在今年严冬彻底来临之前,朱棡必须要找到解决取暖难题的法子。

但这个法子,已经有了。

之前在应天府负责打理水泥制造的掌柜周仁被调到了大同,朱棡也找了时间和周仁交代了开采石灰石煅烧的事情。

此外还有三百多跟着朱棡前来大同府的工匠,对于这些工匠,朱棡全部开了年薪三十贯的价格,并且到了大同之后提供住处和一部分自给自足的土地。

张玉这段时间也是忙的脚不离地。

大同府此后三年作为晋王的大营,自然是要百般布置。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同城的扩建。

王府内,今日很是热闹。

大同府几个州县的官员几乎都到了,几个新的知州和知县也都是新任命的,并没有直接用贡生,都是启用的副职。

这里朱棡还是考虑到,贡生未曾有过治理地方的经验,若是一次性任用太多,怕闹出岔子。

地方官员虽然万金油,但至少能保证不犯错。

等到基建的事落实下去,再挑刺也不晚。

朱棡第一条命令,就是要统计人口,并且是详细的人口!

这里的人口,不是户数,而是切切实实的人数。

“每家每户多少人,男女性别,年龄,全部要登记的清清楚楚!而不是只统计男丁的数目。”

下面有县令无奈道:“王爷,这妇孺统计有何用?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下一秒,一道阴恻恻的目光就锁定了这个县令。

是朴不成。

朱棡身边的张玉、楚力等人都面色如常,没有表露情绪。

朱棡更是拿着手里的一本小册子,淡淡道:“陈县令有难处?”

陈县令双手一僵,只觉得浑身一下子有些僵硬。

忙讪笑:“不敢……不敢。”

“不敢?”朱棡放下册子,反问道:“不敢是什么意思?是我恐吓你了?还是威逼你了?”

“你有何不敢?为什么不敢?你问了,你说了,我就会砍了你?还是说你碍于上官淫威,有言而不能发?”

陈县令瞬间冷汗淋漓。

连珠炮似的话直接让他整个人如同中弹一般。

其余几个官员也瞬间挺直腰背,目不斜视,不敢有半点马虎。

“不……不是……。”陈县令惶恐摆手道。

朱棡横眉。

陈县令顿时心跳加速,颇为悔恨自己刚刚为何多嘴。

这个嘴啊!

“陈县令的意思,是妇孺就不该管?官府统计人口数量,为的是当地的生产产值,以及蒙童数量,好设立官学。”

“其次,妇女也能参与务工,减轻家用。”

“还有,以后办公事的时候,称呼我的官位即可!本官以布政使的身份和诸位共论政事,而不是以王爷的身份指使你们去行王令。”

官员们忙不迭的点头。

朱棡随即道:“本官一向快言快语,所以说的话触犯到谁,还望仔细想想取舍,对错。”

“大同府位于边境,自古以来都是边陲之地,军事重地。”

“百姓人口虽不少,但鱼龙混杂,色目人,蒙古人的后代不少。对于这部分人,朝廷的态度是一视同仁的,愿意为朝廷效力,官府也会录用。”

“我朝天子乃开国明君,最为痛恨结党营私,为祸百姓之事!前朝陋习,还望诸位同僚就此坚决抵制。”

“下面本官说几件事,你们且记一记。”

朱棡起身,命人从后院抬上来一块黑色的板子,上面划分着一些密密麻麻的小字。

布政,从来都不是嘴上说说。

一个政策的落实,也不是吩咐下去就完了。

如朱棡布政使的身份,地方政策不需要过中书省,只要账面上有闲钱,就可以自己实施。

经过初议、立项、探勘、动工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需要人实实在在去落实的。

“其一,各州县开始清点班房的罪犯人数,这个难度不大,相信各衙门的刑曹录事也都有所记录。”

“罪犯参与劳役,以劳减刑。可以减少修路所负担钱财……。”

这个策略,在古代并不少见,早在秦始皇的时期就这么干了。

朱棡提出来,有官员的脸色有些微妙。

因为这个政策落实,会影响到当地刑曹的黑钱收入。【不敢细写】

其次,一些富家子弟若是被征用劳役……自己这个地方官不好当啊。

头疼,总之就是非常头疼。

朱棡自然也知道这些潜规则,但在强大的武力和无可匹敌的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