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玄幻 > 让你守岛,你在这养深海巨兽? >第1583章

第1583章

作者:江南字数:1661更新:2024-03-08 14:30

“而后打孔固定。”

“这种甲式被称为“蒙古罗圈甲”。”

“也是初期蒙古札甲最主要的形式。”

“随着蒙古人的疯狂扩张,连续击灭一连串国家后,蒙古铁骑装备的札甲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可即便如此,对比唐宋,元代札甲总的来说呈现倒退趋势。”

“不仅不再规定统一制式,而且工艺简化,甲叶大小、编织方式也都五花八门,对人体防护面积更是有所降低。”

“或许是因为蒙古人都是游牧而生,根本不懂得中原打造铠甲的这些工艺吧。”

“元朝建国近百年,其对盔甲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够消除的。”

“受此影响,明代札甲演化出了不同于传统札甲,也不同于元代札甲的特殊风格。”

“比如:在明人所绘的《出警入跸图》中,御前大汉将军们所穿札甲全部取消束腰、抱肚,也没有披膊、护臂,取而代之的是新式的铁臂手。”

“这种铁臂手用织物袖子固定铁片,可与身甲扣接在一起,性能更为良好。”

“总体上,明军铠甲装备情况呈现“北重南轻”的状态。”

“北方明军备甲率高,而且都是重甲。”

“明朝沈周所著《用志边军劳苦》一诗中,就有过相应的描写。”

“从军莫从口外军,身挟战具八十斤。”

“头盔脑包重得之,顿项掩遮以五论。”

“唯甲所披四十五,腰刀骨朵二四六。”

“精工精铁始合度,日夜磨淬光胜银。”

“二五弓箭及其服,随身衣裳八乃足。”

“佩多身重难负荷,还须上马看轻速。”

“《四镇三关志》一书中曾详细记载了蓟镇的兵力和武备情况。”

“其中督抚标下左营、主军和来自辽东、大同的客军共三千零九十九人,盔甲却高达六千二百二十副;振武营额兵三千零七十四人,盔甲两千两百五十四副。”

“最后,统计蓟镇主兵共七万三千五百六十二人,盔甲六万八千三百九十八副,备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三。”

“相对于北军的高着甲率,南军出于机动力和便于维护的因素,备甲率较低。”

“值得一提的是,当明王朝被一场场天灾人祸击垮之时,民族英雄郑成功特别组建了装备重甲的“铁人军”。”

“根据清人江日升《台湾外记》所载,这支军队专门挑选了各提督中又壮又勇的士兵为亲军。”

“并在厦门港,筑演武亭,进行操演。”

“各以五百觔石力,能举起遍游教场者,达到五千人。”

“画样与工官冯澄世,监造坚厚铁盔、铁铠及两臂、裙围、铁鞋等项,箭穿不入者。”

“又制铁面,只露眼耳口鼻,妆画五彩如鬼形,手执斩马大刀。”

“每人以二兵各执器械副之,专砍马脚,临阵有进无退,名曰‘铁人’!”

“在瑞士画家艾布瑞契·贺伯特的画笔下,铁人军战士身上所穿的明显就是札甲。”

“这支铁人军在抗清斗争和收复台湾之战中屡立战功。”

“但是,在十七世纪的时候,火器已经开始出现并称王,铁人军注定只能是一抹札甲反射的余晖。”

“时间很快来到清王朝完全建立和统治。”

“自此,伴随华夏军队走过了两千多年腥风血雨的铁札甲也走到了其历史尽头,完完全全的被清朝自以为是的棉甲所取代。”

“时代总会落幕,历史总在发展。”

“随着火药在军事上的使用,再加上清朝的不思进取,冷兵器时代终将画上句号,热兵器时代也随之到来。”

“札甲,终于的退出战场的舞台。”

“老兵永不退伍,只是慢慢凋零。”

“札甲,陪伴了华夏军人几千年的漫漫岁月。”

“朝代更替,历史兴衰,荣辱与共,战火与和平,寒光与鲜血共舞。”

“它是战争的产物。”

“它是和平的守护者。”

“它就静静地坐在那里,等待着也许哪天有个少年,再次将它披上。”

“无论优劣好坏,札甲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守护灵”。”

“且当之无愧!!!”

听完江南最后的这番总结,直播间的观众们不免有些感动。

有些东西虽然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但每每提起来,总会让人有些感慨和留恋。

观众们还没来得及议论,更没调整好心情,江南就已经准备继续开讲。

他扫了眼时间,见已经不早了,准备早早讲完,赶紧睡觉。

今天赶了一天的路,再加上回来以后,根本没有好好休息,自然有些疲惫。

“接下来要讲的铠甲,与历史上的一位赫赫有名的丞相有点关系。”

江南这句话刚说出口,直播间的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

“难道是才高其天、谋深如海的秦相李斯?”

“一定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