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 >第52章 追查到底

第52章 追查到底

作者:小蜗牛爬啊爬字数:1689更新:2024-03-09 10:28

闹剧很快过去了,薛世良等人用计无果,脸上尽是颓然。

在千牛卫的严格管控下,京官到即将下乡检查的风声并没有传出去。

留守县里的县丞,县尉等官员和世家也不知道刺史府的情况,大家还活在逍遥快活的美梦里。

灾难年年有,永不到我家。

谁爱操心谁去,他们这帮地头蛇过好自己的富足日子便好,哪管其他百姓的生死。

巡查的第一站,房玄龄选了州府绛县。

所有官员一律骑马,在两千多铁骑的护送下,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汾河走去。

既然问题出现在支流的源头,那就从源头查起。

一路快马疾驰,很快赶到最近的汾河支流。

十余丈宽的支流,虽然水量比平时少,但河水还较为充沛,灌溉数万亩良田根本不在话下。

骑着高头大马走在最前头的房玄龄,回过头来不解问道“不是说支流干涸了吗?为什么水流还如此充沛?”

比房玄龄落后半个身位的薛世良脸色古怪,看了一眼两侧的冷血铁卫,顿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再往前走了数百米,支流竟然用石头和沙土围了一个坝,把水全部引到两侧的沟渠。

房玄龄这才恍然大悟,哼了一声,脸色也沉了下来“哼!薛刺史这块地是谁家的?这庄稼长的真是好啊!”

两侧延绵不到头的小麦绿油油的,风一吹就摇曳起来。

薛世良义愤填膺地说道“房相冤枉啊!我也不知道是谁拦断汾河支流,要是让我知道定会抽他筋扒他皮!”

他在心里暗暗叫苦。

糟糕了!

河边的数万亩良田,都是他们这帮官员和当地几个望族的。

只要简单一查,就什么都暴露了。

走了二十来里平坦道路,再转过两座大山,路变得越来越窄,庄稼地的面积也越来越小。

在走进一个小村庄前,房玄龄看到了与大山外面不一样的景象。

路边的庄稼地已经干裂出一道道大口子,大部分庄稼已经枯黄倒地。

越往村里走,房玄龄越是心惊。

与外面的田地相比,这里简直就像地狱。

村里冷冷清清,数十间泥屋的村子竟见不到任何一个年轻人。

偶尔才能看到老人和妇孺从田地走回来,全身一层泥垢,看起来像多日未沐浴。

他们的嘴唇都干裂开来,脸色黝黑瘦弱,头发枯黄打叉,看到官兵时路过纷纷躲进窄巷子里。

从这一刻开始,房玄龄已经心生彻查这帮蛀虫的想法。

他们在长安制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国策,包括开仓放粮,官府助农民渡过旱灾的数条举措。

上行下不效啊!根本没落到实处。

蓬头垢面的村民们像个野生的猴子般,惊慌乱窜,与他们这帮身穿官袍铠甲的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会谁能想到,就是这帮连活着都是奢望的人,在战时他们就是以死卫国的最可爱的人。

房玄龄的心此刻是五味杂陈。

一个挑着空木桶回来的老人外面走回村子,房玄龄翻身下马,快步走上去小声询问道。

“老哥,村里的青年都到哪里去了?你为何挑一担空桶回来?”

左侧一个校尉跳下马,把房玄龄的坐骑牵好。

老人朦胧着眼打量着看不到头的官员和军士,知道询问自己的是一个大官,战战兢兢地说道。

“前段时间县里征兵,入选者有50斤麦子发,村里的青壮都去报名了。”

随后老人舔了舔干裂的嘴唇,颤抖着抬起一只血管突起,满是褶皱和裂口的瘦黑手掌。

指着干干的木桶,脸上露出几分悲苦“小河干了,汾河的水也被人截断,到处都没水。”

“那你们如何生活?”房玄龄的心底既是怜悯,又是愤怒。

老人左顾右盼思索了几个呼吸的时间,惨声说道“得去30里开外的汾河,交1文钱可以挑五担水,省着点可以用半个月。”

“挑河水也要钱?岂有此理!”房玄龄忽然间变成一头发怒的狮子,回过头恶狠狠地盯着绛州的官员。

房玄龄的突然怒吼,把老人吓得一跳,肩上挑着的水桶都掉落到地上。

房玄龄知道是自己吓到老人家,弯下腰把水桶拿起来,提到老人身前带着几分歉意“老哥对不住了,是我吓到你。”

老人发现今天这个大官跟往日来的不一样,于是壮着胆子哀求说道“大人,我们今年纳粮能不能放到明年再给,地里没有收成,连口吃都没有了。”

房玄龄压着怒火,尽量保持心平气和“老哥,此事待我严查,我房玄龄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代!”

老人一辈子都在乡下,也不知道房玄龄是谁,看这大排场只知道是个大官。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老人放下木桶,趴在地上连磕几个头,道谢声隐约可以听到哭腔。

“老人家你这是干什么,快快起来。”房玄龄毫无架子地走过去把老人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