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烽火1939 >第130章 相安无事?

第130章 相安无事?

作者:彷如梦境字数:1913更新:2024-03-15 17:46

“连长,人呢?是不是还在指挥部里面不肯出来?”李泽恩好奇在军营里面转了一圈,并没有看见江嘉义,以前的江嘉义每天都会来巡查一次军营士兵训练情况,二连伙食太好了(对于当时军队情况),要是不注意加强训练,很容易就出小胖子了(碳水食物过多)。

黄明一想起昨天的事,差点就没有笑出声来说:“是啊,明明好不容易说服了周汉升出山,结果给前支一道命令,就给安置在了营盘地村里面,负责根据地铁器打造工作,哦对了,听说还准备让周汉升出任枪械工厂厂长,除开管理铁器打造外,还要偶尔修理一下枪械。”

李泽恩点了点头说:“那肯定会是这样了,张政委早就把周汉升给调查清楚了,可不能只让周汉升单纯制造铁器,打造一些简陋火器也是肯定会安排,另外根据地几次大战,大量的枪械也受到了折损,简单的修理工作还是需要进行。”

黄明也点头表示认同,因为他们都清楚,枪械日常磨损是肯定存在,其中二连枪械磨损算是整个根据地内最快一支连队,枪械需要各种维护使用物品,也是二连消耗量最多,像日常给枪械保养用到的枪油。

江嘉义趴在沙盘上,他认真细细盘算着,可结果并不如意,但也有几个好消息,其中难民安置工作不需要他在费心,明年春耕工作重点也不在他们身上,但也有几个重要任务交到他们手中,加强对上营子村防御工作之外。

他们还得要注意到什么?还得配合附近几个村庄村干部,加强训练民兵,尽可能到开春之前,让民兵有着初步的作战水平,至少能够抵抗土匪和马匪入侵才行,让他们有更加多的精力把目标放在了日军身上。

这个考虑也是有原因,因为光他们初步能够查到的根据地附近土匪,就有好几支,其中还有两支实力最强大的马匪,一伙是以张麻子为首,另一伙就比较特别,这帮马匪平时不在张北一带活动,基本是在蒙古一带活动,等春耕开始了,便会主动南下袭扰附近村庄。

这一伙马匪才是他们最头疼的,因为他们已经不能算是本地马匪,对于村庄袭扰会更加彻底,不会留下任何支言片瓦,张麻子手段是残忍,但为了可持续吃饱,还是会留下部分村庄和村民,让他们得于残存下来。

这也是开春时他们最需要防范的除开日军以外的势力,至于另外几支土匪,除开人数多之外并没有什么用处,就连一人一枪都配置不全,拿什么和他们战斗,但对于村民们压力还是极大,民兵训练还是得安排上,他们可不想在与日军作战时,还会受到土匪与马匪背刺。

江嘉义起身扫一眼说:“村庄为了便利,基本都是在山下,天然就是容易被攻击的一方,除非我们能在附近的山头,长期驻守一支民兵部队,用来警戒力量,但这样势必又会影响到接下来村民们春耕,我们愿意干,村民们还不乐意。”

“看来还是只能用老办法了,以利诱之了,长期驻守在山头的民兵,可以得到一定补贴,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让民兵部队主动去报名参与,单纯依靠我们这点兵力,肯定是不足于应对接下来的可能会出现全面或片面入侵情况。”

“根据地接下来按照指示,还会在额外组织四连和五连,但这两支连队能否在开春之前,便完成初步训练和获得初步战斗力,这还是一个未知,但我只知道光军械补充就挺困难,几次与日军交战,我们缴获军械不足于支持扩充。”

孙万全在一边说:“所以连长,这也是指挥部,为什么批准二连组织四排的原因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二连可就拥有了四个步兵排,额外一个通讯班、迫击炮班、后勤班、卫生班,共计:189人大编制了。”

江嘉义抓了抓头发说:“所以我们二连的压力才最大,我们防区直视是高家营镇,对方想要最短时间内攻击到我们根据地核心区域,就只能走南地村、上营子村这一条路线。”

江嘉义喝了口水后接着说:“为了防范日军可能会从黄土梁村入侵,赵言三连已经调遣到了红花咀驻守,一但有任何风吹草动,能用最快速度和最短时间阻挠日军前进,为撤离争取到充足时间。”

孙万全看着地图讲:“可这样对于赵言连长压力会不会太大了,上一次与日军作战过程中,三连也是损失一小半同志。”

“所以前支才会决定,新加入的同志,优先补充给二连和三连,现在我们都是满编,但论实际压力三连压力远比我们要大的多,三连距离高家营镇距离是我们张北根据地最近一个作战单位,反应是快了,可出事也快。”江嘉义有点担忧说。

他们所有人都清楚,兵员补充不代表武器装备与弹药补充,三连可是兵员、武器装备与弹药都需要补充才行,上一次与日军一战,他们根本就没有任何缴获,之前他们在南地村前面缴获的日军军械也不知道会不会分配一部分给三连。

江嘉义看着地图上面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压力肯定是有,但有压力才有动力,现在他们没有难民这个包袱,反而是更加方便他们的行动,只是根据地内紧缺的药品,这让他们很是难堪,伤员需要大量药品。

不止是伤员缺少足够的药品,就连难民和村民在转移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因为低温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