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开局一个师,陛下我反了! >第17章 势如猛虎,动若脱兔

第17章 势如猛虎,动若脱兔

作者:抽雪茄的喵字数:1857更新:2024-03-24 17:58

一行人赶着小驴车,车上装满了塞着今年新收获的稻谷的麻袋。

这几辆车根据估算大约有六到七吨,按照正常情况下70%的出米率计算,可以有4.5吨大米。一人一天按照一斤大米的份额计算,这些粮食够吃约两个月。

下一次下来催粮就应该是寒冬腊月了,到时候不知道村里又会有多少人因为土匪抢粮而饿死。

“这群王八羔子,来了就别想走!”

等到运粮队全部进入了伏击圈,闫襄一声令下,攻击发动了。

按照编制每个班有12人,机枪手两人,配备一支简化后的启拉利轻机枪,这种改版是兵工厂在吸收了后世特别是rpd轻机枪的设计理念,更改了供弹口设计,使得机枪在原来的25发弹匣的基础上,可以大规模配发使用50发的弹链盒,并对内部结构能省就省。

正副班长都使用自行研发的26式冲锋枪,发射9*19毫米规格的派拉贝鲁姆手枪弹,用35发的下置弹匣供弹,每人身上的携行具可以携带6个弹匣,能够很好的完成近距离火力支援的工作。

剩下的8名步枪兵以及机枪副射手都配备一支由池州第一兵工厂出产的短步枪,仍然是经典的毛瑟枪机结构。

但根据实际生产及使用情况,加上6.5毫米口径的瑞典毛瑟枪弹较小的枪口动能,对全枪进行了简化,在保证使用强度的同时降低了成本,还有利于官兵的后勤保养,受到了官兵的一致好评。

在当下没有太好的技术方案与工业基础的情况下,没有好高骛远的追求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压制效果。

当然,外国军事顾问在谈到对夏国军队的印象时,总会提到庞大的手榴弹装备,这似乎是他们在迫击炮与步兵伴随火炮缺失之后的无奈选择。

飞虎军自然不会放过这种轻便小巧易生产,威力还不小的装备,但为了适配研制成功的枪榴弹发射器,放弃了直接使用在国内装备量极大的巩县兵工厂版木柄手榴弹,转而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与主流发展方式的基础上选择了卵形手榴弹。

至于国内为何多用木柄,大概是生产简单外加装药量大吧。在关键的投掷距离上,德国式的长款木柄手榴弹确实投掷距离较远。但在便携性上,卵形相较于体积硕长的木柄来说,完全担得起士兵友好型手榴弹的美誉。

但眼下对付小股土匪,还不需要动用手榴弹,在两挺启拉利的不断短点射下,土匪被压制在驴车后面,敢露头的直接被每天都喂子弹的飞虎军士兵一枪击毙。

血渗进了米袋子里,浸透了稻谷,或许在日本人面前摆上这些稻谷,他们还会以为是天神赐福的赤豆饭吧。

在轻机枪换弹的时候,闫襄带着几个士兵冲到死掉的驴子后。面对黑洞洞的枪口和明晃晃的刺刀,已经非死即伤的土匪很有行业精神的选择了法式军礼。

用时三分钟,干净利落的结束了战斗。闫襄解开了头盔的系扣,放松下来,一队人马全都折在这里,就算寨子里警戒起来,也失去了人数上的均势。

趁着闫襄在思考这次行动之后怎么快速吃掉土匪,已经被战士们看押起来的俘虏里,一个看起来就比较斯文,与周围五大三粗的土匪有着明显上的智商与外貌差别的年轻男子,突然起身,一个躬身撞开了后面的小战士,便马不停蹄地向小路外的树林子里跑去。

“要活捉!要活捉!”闫襄从思考中回过神来,眼瞅着战士已经举起步枪,对准了年轻人的后背。他下意识地觉得这个年轻人会很有用,连忙让战士们不要开枪,尽可能活捉。

就在几名战士准备拔腿去追的时候,那个最早听到土匪运粮小分队声响的小战士直接拿出了一把匕首,对着年轻人逃跑的方向比划了一下,随即手腕内卷又急速外翻,将匕首翻滚着笔直向前掷去,正中红心,插到了小腿上。

年轻人显然被腿上的伤势影响到了,摔倒在地。趁着这个功夫,几个战士一拥而上,将其带了回来。

年轻人的脸色很难看,等到他被带到闫襄闫连长面前时,扑通一下跪了下来,双手作揖道:“鄙人陈文其,不知这是那位英雄好汉,我只是前面二屯村的区区一账房,没什么大本事。”

闫襄笑了笑,原来还是个知识分子,能算账的这可不得把他带回去发光发热?他指着自己胸前的标识牌,上面用蝇头小楷工工整整的写着“大夏江淮巡抚——飞虎军——步兵一师一团三营八连——连长——闫襄”。

陈文其顿时腿脚乏力,显然刘瑞一系列惠民政策对于这支支军队来说还是有一定加成的。他跌坐在地上,低声喃喃道:“还好还好,不用死了。”

等到闫襄一伙人带着俘虏回到营地,已经是晌午时分,连副叼着草茎在那看炊事班用炊事车和必备十八件家伙事准备中饭。

抬起头来,刚好瞧见他们回来,笑眯眯地迎上来说:

“你们可真是有口福了,今天不用吃那该死的午餐肉,虽然说那玩意也算可以了,但怎么比得上今天的主菜——斯特罗加诺夫牛肉啊!没想到这个炊事兵竟然在天津的俄式餐厅干过一段时间,偷学了不少手艺。”

闫襄放下枪,也跟着在一旁看炊事兵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