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故事在民间 >第241章 兄弟分家,老汉偏心给小儿一座破屋,乞丐说你爹太爱你

第241章 兄弟分家,老汉偏心给小儿一座破屋,乞丐说你爹太爱你

作者:4亿闷蛋的梦字数:1836更新:2024-04-03 14:26

徐大壮原本家境贫穷,后来靠贩卖山货发了家,家里不但盖了大宅子,还购置了十几亩土地,一跃成为村子里的首富。

徐老汉的妻子姓刘,刘氏也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每天在家里洗衣做饭,把家里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条。

夫妻二人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徐子民,二儿子叫徐子谦,这两个儿子相差两岁,兄弟关系非常好,哥哥让弟弟,弟弟敬哥哥,二人从来没有打过架,父母见两个孩子如此懂事,心中很是欣慰。

徐家的日子是吃着甘蔗上楼梯,节节甜,步步高,可就在徐子谦十岁那年,他的母亲刘氏意外离世。

刘氏去世后,曾经热气腾腾的生活变得冷冷清清,徐大壮也开始萎靡不振,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从此之后不再出去做生意,总是在家里喝闷酒,喝醉之后就痛哭不止。

两个孩子都未成年,母亲的突然离世对二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整日的闷闷不乐,也很少说话,如今看到父亲这样,两个孩子的心里更是没着没落的,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的。

徐大壮才三十出头,有人就劝他再娶个填房,振作起来好好过日子,可他怕两个孩子受委屈,就没有再娶。

父子三人靠种地生活,也算是吃喝不愁,但家里的存款却越来越少,日子越过越差,往日的风光也不复存在。

眨眼七八年过去了,大儿子徐子民二十岁了,二儿子徐子谦也十八岁了,兄弟二人都到了成婚年纪,徐老汉想给两个儿子都娶妻生子,可家里就哪一点积蓄,只能给大儿子先娶妻,小儿子以后再说。

徐老汉拿着两包点心就去找村里的刘媒婆,请她给大儿子说一门亲事,刘媒婆接住点心,两只眼睛笑成了一条线,说道:“徐老哥,你放心吧,我一直为两个孩子操着心呢!”

徐老汉听刘媒婆这么说,脸上的褶子也少了很多,“那就麻烦他婶子多操心了,到时候我请你喝喜酒。”

刘媒婆果然说话算话,几天之后,就给刘老汉捎信,说给徐子民物色了一个姑娘,那姑娘是邻村的,名叫王秀丽,心眼活泛,能说会道,是人见人考的小能人,刘老汉一听喜出望外,赶紧说了一堆感激的话。

当天,徐老汉就带着徐子民在刘媒婆家里与女方及父母见了面,王秀丽确实很会说话,这一点让徐家父子很是满意,唯一不理想的就是长相太差,大嘴小眼塌鼻子,身材上下一样宽。

刘媒婆看出了徐家父子的心思,说道:“你别看长相一般,可人家特别能干,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以后嫁过来保准把日子越得红红火火的。

这姑娘大脸盘子旺夫相,臀部浑圆能生养,多好啊……”

刘媒婆的一番话说得到了徐家父子的心里,他们家没有女人,家就不像个家,找个经济实惠得比那些华而不实的强,于是就同意了这门亲事。

男女双方年纪都不小了,见面之后一个月,二人就成亲了,成亲之后,徐家的面貌确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屋里收拾得干干净净的,男人们干活回家也能吃到可口的饭菜了,更重要的是冷冷清清的家里有了欢声笑语,一家人也都精神了不少。

村民们看到徐家的变化,都竖起大拇指夸赞王秀丽是个会持家的好媳妇,徐老汉喜得合不拢嘴,觉得这个儿媳妇没选错。

王秀丽确实是个能人,喜怒不形于色,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中人缘都非常的好。

徐子谦也十八岁了,他知道哥哥成亲花了不少钱,还落下了饥荒,就对父亲说自己出去做工挣钱还债,徐老汉考虑实际情况,也就同意了。

徐子谦收拾行囊,来到县城的牙市找活干,他身材魁梧,英俊潇洒,很快就被城里王员外的管家带走了。

徐子谦有力气,在王员外家里负责干一些重活,比如劈柴,打水,扛东西等,他不怕吃苦,任劳任怨,但王员外这人特别小气,开的工钱并不高,徐子谦干了两年,才把哥哥成亲欠下的饥荒还上。

家里没有了外债,徐子谦心中就有了新的打算,如今他也二十岁了,他想在王员外家里干几年,为自己娶个媳妇,不让父亲操心。

一日,徐子谦正在柴房里劈柴,管家过来说门口有人找,徐子谦来到门口一看,是父亲徐老汉来了,“爹,你咋来了?”

徐老汉愁眉不展地说道:“你侄子生病了,家里没有钱,我过来向你拿点钱。”

徐子谦的工钱是一年一发,去年挣的钱替哥哥还债了,今年的工钱要等到年底才发,如今他手里没有一分钱,但父亲大老远跑来了,也不想让他失望,就说道:“爹,你等着,我去给你拿钱。”

徐子谦找到王员外说想预支一个月的工钱,王员外一听满脸寒霜,说道:“工钱一年一结这是老规矩,你难道不知道吗?”

徐子谦恳求道:“王员外,我爹大老远跑来了,我不能一分钱没有啊,你就先给我开一个月的,下不为例!”

王员外从抽屉里拿出几个铜板拍在桌子上,吼道:“拿去!”徐子谦也不嫌少,赶紧道谢,拿着钱就去门口给了父亲。

徐老汉看着几个铜板,眉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