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故事在民间 >第311章 木匠心善收留放牛娃,三年不说话,一开口他差点吓瘫

第311章 木匠心善收留放牛娃,三年不说话,一开口他差点吓瘫

作者:4亿闷蛋的梦字数:1857更新:2024-04-03 14:26

唐朝末年,济南府济宁县的一个村子里,住着一家三口,李全德是一个木匠,妻子王氏在家里洗衣做饭带孩子,一家三口的日子也算温馨幸福。

李全德夫妇目不识丁,但他们也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儿子李天明三岁时就被送到村里的学堂读书。

李天明乖巧懂事,见父亲做家具他就有样学样,嫣然一个小木匠,可对于读书却不开窍,上了几年学也没有认识多少字。

李全德见儿子对木工有极高的天赋,于是就不再逼他读书,而是教他各种木匠手艺,李天明从十三岁开始学习木工,到了十六岁时就可以单独出去干活了,而且做出的活比父亲都好,这就是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尽管李天明的手艺很好,可大家觉得他太年轻,手艺也好不到那里去,无论是做家具还是盖房子,人家都要求李全德去,李天明只是打下手,了到发生了一件事情后,大家才改变对李天明的认知。

这件事还要从一场喜宴说起,城里的黄员外老来得子,他高兴地一下子年轻了几十岁,孩子满月的时候,黄员外就摆了三天的流水席,只要路过的人都可以免费来吃,一波又一波的人不断来到黄家吃酒席,整个黄家热闹非凡,喜气洋洋。

黄员外派人去请李全德给自己的儿子做婴儿床,因为李全德不在家,李天明就拿着工具来到了黄员外的家里,黄员外一看李全德没来,而是来了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就有些不爽,但大喜之日,也没有说什么,就让李天明先吃席,吃完席再说。

黄员外夫妇抱着儿子到每个桌子上敬酒,大家都纷纷恭喜夫妇二人喜得贵子,都说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是大富大贵之命,黄员外夫妇听了,喜得合不拢嘴。

可李天明看了那孩子后却脸色大变,说这孩子活不长,王员外听了当场大怒,众人也都说他居心不良,居然在大喜之日诅咒一个孩子。

李天明说道:“把当年建这座宅子的木工请来一问便知。”当年的木匠是黄员外弟弟的一个朋友,正好今天也在这里吃酒席,于是黄员外就叫人去叫他。

一会儿,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子就被带了过来,李天明看着男子问道:“你和黄员外有什么深仇大恨,为何要下如此恶毒的诅咒?”

那男子见一个毛孩子这样质问自己,就很是嚣张,说道:“你是谁家的黄毛小子,满口胡话,我什么时候害黄员外了,你这是栽赃诬陷。”

李天明没有说话,径直朝黄员外家的堂屋走去,众人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都纷纷跟了过去。

黄员外一脸怒容地看着他,李天明说道:“房梁上有东西。”黄员外见李天明一本正经的样子,感觉很蹊跷,于是就叫下人拿来梯子,爬到房梁上看有什么东西,下人果然从房梁上拿下来一个东西,是一个很小的木头人。

那个木匠一看便神色紧张,就想溜走,却被黄家的家丁抓住,他看逃不掉了,就一五一十地全说了。

当年,黄员外家盖房子,黄员外的弟弟就让他用一些手段对付自己的哥哥,要哥哥断子绝孙,以后他的家产就是他的。

黄员外听了那个木匠的话,就把他送到了县衙,知县又派人把黄员外的弟弟也抓进了大牢。

要不是李天明,黄员外的儿子可能会早夭,如今破了诅咒,儿子也就没事了,黄员外对李天明是万分感激,直接拿出一百两纹银表示感谢,但李天明没有收。

原来,李天明跟着父亲学习木工时,他偷偷看了父亲的那本鲁班秘籍,对里面介绍的厌胜术也略懂一二。

今天他来到黄员外家里,就感觉到这宅子不对劲,可具体是哪里不对也说不上来,直到他看到黄员外的儿子时,才看出有人在这宅子里下了恶毒的诅咒,诅咒黄员外断子绝孙。

这件事情之后,李天明的名声大噪,都说他是一个有良心的木匠,找他做活的人也排成排,有很多外地的人也慕名而来,谁家要是有活,提前几个月就要预约,否则就排不上号。

李天明的手艺好,档期总是安排得满满的,因此也耽误了自己的终身大事,李天明不急,但父母很着急,劝说他抽空去相亲,早日把婚事解决了才好,可李天明总是不放在心上。

一日,村里的王大婶来到李家,说自己的娘家侄女不但貌美,而且懂事,是一个持家的好手,想让李天明相看一下,谁知李天明没在家。

城里刘员外家盖宅子,李天明被请去做活了,恐怕要两个月才能回来,王大婶听了有些失望,说等李天明干活回来一定去她家一趟,让两个年轻人相看一下,这可是一对难得的好姻缘。

送走王大婶后,王氏就催促丈夫去一趟城里,叫儿子抽空回来一趟,说相了亲再去干,可李全德说,人家刘员外家盖房子耽误不得,干完活再看也不迟。

再说李天明,由于他的技艺精湛,美名远扬,刘员外对他十分敬重,把他当成贵客一样招待着。

刘员外有一个女儿,名叫刘飘飘,长的是貌美如花,年芳十八,正是怀春的年纪,她见李天明一表人才,木匠手艺还这么好,而且勤劳踏实,就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总是找机会和他接触。

一开始,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