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172章 原来康王也是个老阴货

第172章 原来康王也是个老阴货

作者:江南山水字数:1716更新:2024-04-10 18:21

“哎呀呀,殿下何至于此啊!”

“只不过两千个骑兵的供养而已,以殿下的财力根本不在话下嘛。”

两千!

杨一笑把数量说成了两千。

康王所说的一千,在他看来绝对不是底线,所以,他必须再试探一下。

从四千变成两千,看似他退步让步,但如果从康王的角度讲,杨一笑是把一千的数量翻倍。

不得不说,眼前这一幕真的有些奇葩。

一个是王爵,另一个是县令……

搁在百姓眼里都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竟然和小商小贩讨价还价没区别。

又像是菜市场的大妈,为了一分钱而斤斤计较,总之一方想要多得,另外一方想要少给,说白了都是钱,语言上几次交锋。

然而自古有句老话,漫天要价,坐地还钱,身份是身份,生意是生意,为了各自的利益,无论杨一笑还是康王都不在乎身份。

呼!

康王突然吐出一口气。

脸上的悲愤竟然消失了。

此人目光灼灼,忽然冷笑盯着杨一笑,道:“杨县令,你应当明白,本王刚才只是一时失误,所以不小心陷入了你的陷阱……”

“这一局既然我输了,那么本王认赌服输可以赔偿,只不过本王要奉劝你一句,做人不可太过于得势不饶人。”

冷笑声中,康王缓缓站起来,这时候哪还有一点憋屈迹象,由此可见他刚才那番姿态全是伪装。

不愧是皇族,自幼尔虞我诈,竟然在局势不利的时候,还能尽力寻找反击的可能。

只见他继续盯着杨一笑,语气隐隐带着某种威胁,道:“杨县令,本王跟你说个事吧,据我门下有人汇禀,密州板桥县那里有些古怪……”

“这个县域的名字,杨县令应该不陌生吧?”

“而该县所管辖的朝廷盐场,杨县令肯定也不会陌生吧?”

“本王门下汇报,自去年年初开始,此县县域之中突然出现一股盐匪,竟然明目张胆的和官兵对抗厮杀。”

“但他们这么做不是为了贩盐,反而是保护当地百姓煮私盐。”

“至于煮出的私盐去了哪里,本王和你杨县令全都心知肚明……”

这一局,康王扳回来了!

这时候才看出来,这位王爵其实并不浮躁,他此前表现的所有悲愤和憋屈,很可能全都是故意伪装出来的假象。

他明知道杨一笑的青竹酒坊拥有御批,可以不受朝廷对于民间酿酒的律法限制,但他仍旧故意提了出来,以此让自己先处于弱势。

随即又揭露杨一笑的私兵,其实康王很可能也意识到这股私兵在皇帝那里挂了号,然而他还是提了出来,并且故意让自己陷入杨一笑设定的语言陷阱中。

紧接着,杨一笑开始索要钱财,准备狮子大开口,勒索他个几百万贯。

直到这个时候,康王仍旧不露声色,反而继续配合演戏,假装自己憋屈的答应条件。

一千骑兵的供养,第一年最起码百万贯,后续肯定不会再给,但是第一年也很大头啊……

然而他看似吐口这个条件,其实是等杨一笑向他加码。

也就在杨一笑真的开始加码时,他才突然抛出来杨一笑贩卖私盐的事,主打一个措手不及,瞬间让自己扳回一局。

原因很简单,私盐是大罪,甚至从某种角度讲,比造反还要更严重。

偏偏关于私盐这一点,杨一笑确实无法解释,无论康王还是杨一笑全都明白,皇帝再怎么宠溺也不会允许杨一笑贩卖私盐。

缺钱花,皇帝可以私下里支持一点,毕竟文友嘛,而且是孙女婿,给点没关系,肉烂在锅里。

缺人手,皇帝也可以默许招抚流民,毕竟自保嘛,况且男人都想掌兵权,所以招抚一点流民并且征兵,在皇帝看来也不算太大的问题。

古人其实并不傻,能从人口推算出很多事情。

比如四万个江淮流民,大概能征招一万个兵,但如果想要练成精锐,恐怕人数要缩减到几千人,而如果想要搞成更精锐的骑兵,人数最多不会超过三千。

三千骑兵,战力很强,但如果和整个云朝一比,还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情况。

云朝虽然日渐颓败,但是并非败到了家,反而如果和历朝历代相比,眼下的云朝其实还是很富的,钱多,粮也多,而关于兵马方面,也并不像常人认知的那样稀少。

反而非常的多!

比如常备兵马,全国足有百万,仅仅是京师之地的禁军,数量就有四十万那么庞大。【注:这是史料明确记载,宋徽宗时期禁军四十万】

单单只是朝廷的禁军,就足以摁死很多造反者,所以杨一笑哪怕拥有个几万兵马,但是和整个云朝的力量相比还是太弱,就如同小娃娃一般,根本掀不起太大风浪。

正是基于这个态度,皇帝才会默许杨一笑,文友外加孙女婿虽然弄点私兵在手里,然而在皇帝看来其实还是云朝的兵。

故而,皇帝不太在意这件事。

但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