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177章 我媳妇竟然收服六个家族

第177章 我媳妇竟然收服六个家族

作者:江南山水字数:1758更新:2024-04-10 18:21

田员外说他家里有二百七十七五陇地,这个数字恐怕会让后世很多人不可思议,折合竟有27万亩啊,那得是多大一片范围。

甚至就连杨一笑,在刚穿越那会也懵逼,太吓人了,地太多了。

仅仅一个家族,就拥有二十多万亩地,这简直不敢想象,脱离后世人的认知。

然而如果把这个情况放在古代,尤其是王朝开国已经百多年的时候,土地兼并情况愈演愈烈,这种情况几乎是天下皆同。

古代一个现实,地广但却人稀。

尤其靠近边境的地方,情况越发的明显。

在历朝历代开国之初,土地是分发给全民的,由于粮食产量低下的缘故,所以古代每口人的田产都不少。

比如历史上的唐朝初期,每个百姓都能拥有‘永业田’,男丁100亩,女性40亩,史书记载着十亩之地养一童的说法,意味着只要有小孩降生就能分到10亩地。

而随着小孩的年龄长大,到了成年之时又会分田,只要勤恳耕作,粮食足以养活。

除此之外,还有开荒田。

朝廷鼓励民间开荒,头三年不收取税赋,老百姓只要愿意干,开出的荒田就是自己的。

唐朝如此,云朝也差不多,土地政策基本沿袭以前,每丁每口的田亩都不少。

然而可惜的是……

这都是开国之初的政策。

任何一个王朝建立后,随着时间推移都会出现问题,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恰是土地方面的兼并。

开国之初分给百姓的地,中期之时已经不属于民,而如果到了王朝末年,各种兼并手段更是层出不穷。

比如泾县!

地广人稀!

由于比较靠近草原边境的缘故,这个县的县域占地属于较大的那种,东西长度90里,南北竟然140里。

这是什么概念?

这是占地3150平方千米的概念。

一平方千米是多少亩呢?很少有人知道它是1500亩。

如此一算,吓死个人,如果把泾县所有范围都看作土地的话,仅仅这一个县就能开垦四百多万亩。

当然这是理想数字,实际情况不可能这么多,毕竟村庄和县城都要占地,山林和荒丘也会占地,所以扣除这些地方之后,泾县可供开垦的土地约是300万亩。

这数字很合理,也符合开国之初设县的规律。

那时候泾县大约有1万多人,每口人按照100亩进行分田,这部分就是100万亩,属于朝廷给的基本田。

此外则是官田,按云朝律法是民一官一,这说的是比例,也是设县规则。

大概的意思是指本县有多少人口,那么县衙就得掌握着相应人口的官田。

而那时候泾县有民一万,一万人的均田是100万亩,所以云朝开国之初的泾县官田,同样也是划定了100万亩。

这两部分加起来,已经200万亩了。

至于最后的一百万亩,则是可以开荒的野地,又或者曾经也是良田,只不过因为战乱荒废,总之一句话,开国之初的规划很合理,泾县有民一万,所以设县划地300万亩。

再加上预留的村庄占地和县乡占地,于是朝廷在划分的时候总共给了450万亩。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古人在治理方面很有一套,虽然不如后世科学发达,但是古人的内政民政很成熟。

只可惜……

这所有的一切优惠都是开国之初,后来的百姓根本享受不到这种待遇。

现如今的泾县,人口大约三万人,除了县里十七家大户有田,剩余的基本上都是光棍蛋。

这十七家大户盘踞本县,几十年来一直盘剥,通过各种手段,几乎兼并了全县土地。

甚至连县衙掌握的那些官田,也被他们用行贿的方式买到手。如果从特殊角度形容的话,泾县其实已经算是这十七家的私产。

只不过原来是十七家,现在是十六家,去年有一家因为卖粮问题,耍个小聪明想要反抗周县尉,结果当晚被全家杀光,并且被扣上谋反的大帽子。

全家都死了,犯的又是谋反大罪,所以田产全部收回,重新被县衙掌握在手。

明眼人都知道,这其实是被杨一笑掌握在手。

身为泾县的县令,掌控着县衙大权,所谓的县衙官田,和杨氏私产无异。

而恰恰是因为去年那一次杀伐,让剩下的十六家大户全都吓坏了,他们生怕哪一天会被杨一笑盯上,然后周县尉那个坏种杀气腾腾登门。

与其被盯上,不如主动点,被盯上之后全家都得死,无论田产还是财富全都保不住,而主动则是另一番情况,说不定还能混个有功身份。

正是基于这种念头,田员外才会如此急切,他愿意把一半的田产贡献出来,无非是想保住全家族的命。

甚至这老小子还更进一步,希望能和唐县令王县丞那样,田家通过联姻的方式,也成为杨一笑的核心姻亲。

可惜想法是好的,念头起的太晚了。

如果在前年或者去年,这个办法肯定能成功,但是以杨一笑现在的情况,他不需要再靠娶老婆拉投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