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男生频道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第217章 皇帝到底什么目的?

第217章 皇帝到底什么目的?

作者:江南山水字数:1696更新:2024-04-10 18:21

刚刚封给了爵位,不可能继续再封!

所以……

加官!

绝对是加官

这一刻的泾县众人,感觉心中砰砰狂跳,全都屏气凝息,竖着耳朵听旨。

自古以来,混官场要跟着大腿混,他们这些人都是杨一笑的属下,如果杨一笑升官将会带动很多人。

果然……

第二道圣旨真是加官之旨。

只听老太监声音阴柔,不紧不慢的响彻全场,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泾县县令杨一笑,德才兼备,吏治清廉,民有所安,县邦清平……”

开头一段话,纯粹是套话。

这主要是表彰一下各种功劳,为接下来的提拔官位做论据。

按照云朝加官圣旨的格式,内容到这里应该直接加官,然而这道圣旨却有不同,竟然开始细数升官的原因,只听老太监宣读道:

“酿青竹美酒,配诗文风月,提振士林之风,彰显文人雅事,此乃,第一功绩也。”

“抚江淮流民,养孤儿寡母,重开淤积之渠,灌溉良田数万,于此,功泽后世也。”

“练民团民丁,伐山林匪患,清平县域之境,保护一方平安,当记,第三功绩也。”

“如此三功,朕欣慰之,然,杨一笑仅有秀才功名。”

“朕怜惜也,知其为民生操劳而耽误科举,故而特赐,天子门生。”

“又因杨一笑文采斐然,诗气磅礴名震大江南北,朕知之,其有状元之才。”

“因于此,再特赐,泾县杨一笑,今科状元郎……”

“朕曾言,状元之才,当春风得意,跨马游街,然则杨一笑忙于民生,无暇无闲往来京师,此一憾事,朕不忍也……”

“故而,再特赐,大红官服一件,状元官帽一顶,并赐大赦泾县,全境免税三载,允其本县百姓欢欣鼓舞,夹道相庆观睹状元之雅。”

这第二道圣旨很长,通篇都是文绉绉的,先是表彰杨一笑的功劳,然后又说他的秀才身份,随即笔锋顺势一转,皇帝特赐状元功名。

整个院子之中,很多人的面色古怪。

有人忍不住悄悄偷窥杨一笑,心中暗暗生出一个古怪念头,猜测道:“这莫非是皇帝的私生孙,否则怎么如此受宠溺?”

金科状元郎!

嘿,老皇帝真是会玩。

遍数古往今来的历史,从未听说不参加科举也能当状元的先例,然而云朝却开了先河,皇帝一道旨意直接给。

不远处的角落里,刘伯瘟咂咂嘴唇,忽然小声点评道:“老皇帝还行,以后咱们尽量不反他,等他死了之后,再反他的儿孙……”

虽然他声音很小,但是宋老生仍旧瞪他一眼,怒道:“闭嘴。”

老刘哼哼唧唧两声,然而却并不闭嘴,反而小声坏笑道:“老宋你说说,这事有趣不,咱们杨兄弟被皇帝赐给了状元,那么今年参加科举的举人岂不全都倒霉,哈哈哈哈,状元之名提前被占了啊。”

老宋又瞪了他一眼,准备再次呵斥几句,哪知忽然老宋也笑起来,语气欣然道:“说实话,今年参加科举的举人确实很倒霉,只不过依照我老宋看来,他们即使凭本事也考不过我师弟。所以,这个状元还是我师弟的!”

刘伯瘟撇了撇嘴,道:“我呸!你真以为你师弟有状元之才?他也就诗词一道出彩而已……”

老宋满脸傲然,瞪着他问道:“诗词出彩还不行吗?有本事你也写几首出来!”

刘伯瘟顿时哑火。

就在此时,老太监宣读圣旨的声音再次响起。

然而读的并不是第三道,竟然依旧是第二道,这时候众人才恍然意识到,原来刚才的圣旨并没有读完。

细细回忆一下,确实没有结尾,圣旨最后应该有‘钦此’两个字,恰恰刚才大家都没有听到这俩字。

所以,圣旨还有内容……

“很长啊,莫非给了状元还不算结束?”刘伯瘟下意识开口。

老宋怒视他一眼,咬牙低声道:“闭嘴,继续听旨。”

与此同时,老太监宣读的内容已经传进众人耳中。

“泾县杨一笑,允文允武也,朕既赐状元之名,岂能不赐相应官身?”

“又因,此子曾密信于朕,言其生平所立志向,乃护国安邦,乃保家为民,朕思虑之,此乃武官之道尔。”

“甚遗憾,朕甚为遗憾,然则此乃孙婿之志,朕不忍一己之好坠其志向,故而思之再三,终究予以满足。”

“今,特旨,泾县县令杨一笑,任职青州兵马镇军,允其皇权特许,可调青州之兵。”

“然而一州之兵仅有五千,难以彰显孙婿男儿之志,故而朕再特赐,允其编练民团,兵饷自筹,兵甲自配,总兵力,五万整。”

嘶!

满院子倒抽冷气之声!

民团,五万……

哪怕性质属于民团,五万人也是一股大军,皇帝真是厚爱啊,竟然给了五万兵权。

要知道这可不是朝廷的兵权,而是独属于杨一笑的编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