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都市 > 仁宗养子:皇帝上岗也得看KPI >第243章 运筹帷幄挖地道

第243章 运筹帷幄挖地道

作者:乡间小厨字数:1598更新:2024-05-09 11:14

“听说当时有人潜伏在不远处,走得匆忙,这是被那些人不经意间踩断的嫩苗。”

“居然细致入微到这般?将皇城司所有留守人员,分批送往外庄进行为期三月的特训!”

“微臣遵旨!”

杨景宗也是诧异这些人的手段。

赵曙只是带去了几十号人,这些年他操练的私兵就有数百人,冠以家丁的身份,所以不被其他人熟知,却逃不过皇城司的眼睛。

这些人分工明确,实力不俗。

“正臣,你说,皇城司的人与之比较,有几分胜算?只管道来,无须隐瞒。”

“要是切磋,五五开,要是以死相搏,没有胜算。”

“居然如此吗?赏!”

“官家,郡王府上不缺钱啊!”

是啊!

忘记这茬了!

“那就赏赐一批宫女给他吧!”

官家,您那是助纣为虐啊!

以老赵的尿性,又要开枝散叶了!

以前宫里为了节省开支,开源节流,都是遣散宫人。

现在宫里有钱了,内帑也充盈了,居然直接就赏赐臣子宫女了。

“启禀官家,夏竦昏过去了!”

“此等事情也来禀报,吃饱了撑的吧?”

没等赵祯开口,杨景宗就怼了回去。

“禀都知,夏竦是被宋祁宋大人气晕的。”

“哦?宋祁还有这个本事儿?说与朕听听!”

接着御书房里就传出赵祯爽朗的笑声来。

“启禀官家,大王送来的急件!”

“发生了何事?”

杨景宗接过急件看了一眼,表情古怪的递给赵祯手上。

赵祯拿起放大镜,只因那字迹依旧惨不忍睹,不放大看不真切。

“这是何意?”

“外城马面楼,每百步一座马面楼,大王想要请示官家,让其外庄的人手,开始加固外城城墙,并且在马面楼周围布置机关,以备不时之需。”

“他在害怕什么?”

“大王已经预测到下一场战争了吧?”

“下一场?辽人攻破兴庆府之后,会对大宋下手?”

“之前大王就提及过马面楼,当时微臣并未太当回事儿,现在想来,大王未雨绸缪,或许当真是未卜先知。”

“准了,着工部侍郎配合他们加固城墙。”

一车车烧制好的洋灰由专人拉进外城大通门内,这里是京城的粮仓所在。

广盈仓、广济仓、万盈仓、永丰仓还有富国仓所在。

平时这里就有禁军驻扎着,如今上四军中的两支部队参与了谋逆大案,英国公赵惟宪的几个儿子此次主动出战的,都被赵祯破格提拔,负责粮仓的安全。

“大王让你等来的吧?”

“启禀安定郡王,是!”

“需要帮忙说一声!”

“都准备好了的,直接开工就就好。因为粮仓乃是京城重中之重,所以先从此处开始加固!”

“我等可以在旁观看吗?”

“请便,开始吧!”

一车车洋灰被倾倒在一起,中间空出来倒入清水,开始搅拌成水泥浆。

“不用先把外墙拆了吗?”

“大王的意思,直接在内部加盖一层新墙,若是有大战发生,敌人费尽心力也只是打破了外壳,内部依旧完好,可以在心理上给予敌军主帅压力,迫使其退兵。”

“有点意思啊!那些人呢?为何要拆马面楼?”

“并非拆除,而是加固之后往下深挖。”

“地道?何意啊?”

一人开始展开图纸给几个人过目。

“竟然有此等想法,我服了!”

“此次神卫军和龙卫军剩余兵马全都打散并入捧日军和天武军,殿前司里有不少怨言啊!”

“他们还敢有怨言?按我说,就该全都卸甲归田!真给我们武人丢人!”

“你是宗室,可不是武人,别搞错了!”

“此次要不是三哥提点,我等还蒙在鼓里呢!”

“某可不敢居功,要说谢,就谢安国公,谢大王赏识吧!”

赵曙的那些私兵竖着耳朵听着,笑而不语。

这个赵从湜还是懂得感恩的。

原本太祖一脉式微,一般都会选择避其锋芒,此次赵惟叙家的赵从照找上他们家,赵从湜也是有过犹豫的。

“这是什么铲子,速度好快,还能劈断青砖?”

“弓弩院之前从南北作坊借调来不少制作甲胄的工匠,其中有一家父子四人,连续捶打法炼钢,大王只是指点了几次,就有了这样的成品。”

“霍哦,这铁铲的重量,都快赶上我这铁锤了!”

“为何这泥浆水砌的墙那么快就牢固了?”

“这是大王亲自测试的比例烧制出来的洋灰,与原先筑墙用的黄泥不同,更加坚固就在这泥浆水里。”

这些都不是什么秘密,至少正宗《武经总要》里都提了一嘴,真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