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239章 你这是要我韩熿晚节不保啊

第239章 你这是要我韩熿晚节不保啊

作者:漫山红遍字数:3206更新:2023-11-08 16:45

“被便民铺选中的那些商贾,要保持相应的监察。”

“若是谁敢触碰到底线,就让他们彻底消失!”

朱由检坐起身来,伸手对王承恩说道,“先在京城后摸索好经验,等发掘出一些人才后。”

“像通州、顺义、良乡、房山这些毗邻京城的地方,也要逐步的开启。”

“到时你们内厂要针对性的做好日常运营、监察、协管等各项制度。”

没有人比朱由检的心里更清楚,创设起规模化的商业组织,能够带来怎样的便利,也将打开怎样的分销渠道。

日后以内厂为首的国营经济体,除了培养出主抓生产的组织,还要创设起一个个商业组织,不过名义上却不能借用皇室的名号。

“对了,在内厂和西厂清查皇庄期间,所谓的皇店,是否都全部关停了?”

朱由检皱眉道,“名义上归内廷的皇店,实际上却成了某些人敛财的渠道。”

“打着皇室的名义招摇撞市,这败坏的就是皇室的名声!”

“北直隶治下的皇店,都关停了。”

王承恩欠身道,“不过其他地方的皇店,想要全部关停的话,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此事奴婢都记在心里。”

“嗯,王伴伴,这件事情朕就交给你了。”

朱由检点头道,“名义上的皇店,朕不需要,朕需要的是切实能赚银子,老实守规矩的皇店。”

“喏!”

皇店这一特殊时期的特殊产物,初创之际的确帮内廷赚到不少银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就渐渐的变了味道。

在朱由检的眼里,内帑若真想多开辟财源,就要隐去内廷的属性,不要打着皇室的旗号,一切以市场经济为核心发展。

不然不仅会被人盯着,关键负责皇店的人,还会做出损害皇室的事情。

“这次朕视察慰问在皇庄豢养的遗孤,你们内厂后做的不错。”

朱由检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开口说道,“朕现在将遗孀遗孤的安置事宜,全权交由你们内厂负责。”

“朕希望内厂要切实做好此事,别亏待了他们。”

闻言,王承恩连忙点头,“皇爷您放心,敢有苛待遗孀遗孤者,奴婢会第一时间处置。”

“王伴伴办事,朕还是放心的。”

朱由检放下茶盏,面露微笑道,“对了,王伴伴,从锦衣卫督办袁案开始,某些人在暗地里操控舆情,传着颠倒黑白的舆论。”

“甚至有些都涉及到战死的大明英杰!”

“针对这件事情,朕准备以邸报这种形式,在民间创设一种刊物。”

“名字朕都想好了,就让兴国日报。”

“喏!”

随着锦衣卫督办袁案的深入,朱由检觉得掌控舆论权的谋划是时候同步进行了。

日后在大明治下,不仅会有报纸这一产业,还将衍生出读报人这一职业。

能左右局势的舆情导向,被大明文官群体掌控,被清流、读书人掌控,这对朱由检来说是不行的。

大明之所以会乱,就是给予某些特权派太多好处,让他们忘乎所以了!

“韩元辅,难道你们内阁就真的只眼睁睁的看着陛下,越来越昏庸无道吗?!”

另一边,刘宗周情绪激亢,看着韩熿、周道登这些内阁大臣,义愤填膺的说道。

“自陛下凯旋归朝以来,便放纵厂卫,偏信朝中奸臣。”

“重用酷吏,视我大明法纪于无物,甚至违背我大明祖制!”

“姑且不提袁崇焕一案,单说孙传庭这一酷吏,自赴任顺天府尹以来,凭一己之言,哄骗天子,在崇文门税关安插亲信……”

被不少官员围着的韩熿、周道登等内阁大臣,听着刘宗周高谈阔论之言,一个个皆露出复杂的神情。

近期国朝发生了什么事情,天子又有怎样的变化,他们心里比谁都要清楚,但他们又能改变什么?

从军机处特设起来后,天子来文华殿理政的次数减少了。

但对于内阁的要求,却相应增加不少。

韩熿他们明显能感受到,天子对内阁的权力无形中放宽了不少,但这种压力也环绕他们心头。

“诸君,诸君!”

韩熿心里暗叹一声。伸手示意道,“若只是为崇文门税关一事,本辅待会找毕尚书研讨。”

“这崇文门税关变动一事,是毕尚书分管,孙传庭主督办的。”

“若是顺天府衙在这件事情真有做的过激,可让毕尚书具体负责。”

就当前这种复杂朝局,还有被朱由检隐晦的强迫,全面履行内阁首辅的各项职责,让韩熿已有心力憔悴之念。

先前在内阁主持工作,有李标、钱龙锡在旁帮衬,纵使有再大压力,韩熿也能找人替他分担。

可现在李标请辞了,钱龙锡早被天子杀了。

内阁剩下那几位内阁群辅,个个都是官场老狐狸,根本就靠不住……

在不知不觉间,韩熿这个东林党的风云人物,在潜移默化下,渐渐成为了天子爪牙,成为了他曾经最厌恶的一类人物……

陛下啊陛下!

你这是要我韩熿晚节不保啊!

当文华殿后闹腾起来,韩熿被折腾的阵阵头大,彼时的乾清宫后,却表现得很是安静。

“三位卿家,这一路归京舟车劳顿,都辛苦了。”

朱由检撩了撩袍袖,面露微笑的看向王在晋、黄立极、刘鸿训三人。

“在你们的心里,可曾怨恨过朕?”

“臣等不敢。”

王在晋、黄立极、刘鸿训忙拱手作揖。

说实话,此次被天子特召免罪,归京进军机处任职,他们心里满是疑惑和不解。

“有怨恨也好,没怨恨也罢。”

朱由检收敛笑意,伸手指向王在晋他们,说道,“当初朕罢黜你们的官职,不是没有原因的。”

“你们自己的心,就没有真正摆对过位置!”

“朕刚御极称帝之初,不熟悉朝政,但也明白接手的是个烂摊子。”

“朝野间党争风气严重,纵使是现在亦是这样!”

“朕提拔你们,是看重你们的才能,想让你们辅佐朕改改这一风气,帮着朕让大明回到正轨中来。”

“可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你们恪守的那些道理,朕明白,可统御这幅员辽阔的大明,能只把眼界局限在一点吗?”

听完,王在晋三人流露出复杂的神情。

看着眼前的三人,朱由检也是心生感叹。

其实朝堂上的那些官员,并非都是蠢货,有不少都是治国良才,想治理好大明,根本就没有问题。

但是屁股决定脑袋,大明的党争风气由来已久,且牵扯到众多的层面。

为何朱由检要在袁崇焕一案上,耗费这么长的时间,跟朝中的文官群体见招拆招,而不是快刀斩乱麻?

直接砍了袁崇焕的脑袋,罢黜、逮捕一批先前力挺袁崇焕的官员?

杀人是目的吗?

就算杀了一批,也不过是在表面上蹦跶的蚂蚱。

朱由检要做的,就是把那些藏得最深的人,全都弄出来,而非是治标不治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