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621章 展开一场全面整顿

第621章 展开一场全面整顿

作者:漫山红遍字数:2002更新:2023-11-08 16:46

看完这份名单后,王在晋眉头微蹙,向朱由检拱手作揖道,“陛下,您所拟的这份名单,不少人都已晋升……”

“朕知道。”

朱由检摆手打断道,“朕既然这样做,那就有朕的道理,此事要尽快明确下来,过几日,朕会摆驾武英殿,就辽东的一些问题,与军机处诸大臣商讨一些决断。”

“这……”

王在晋一时有些拿捏不准。

方才还聊着宁夏叛乱,裁撤卫所等事,可现在突然却转到辽东去,这让王在晋有些转不过来了。

“欧罗巴各国里的一些西夷,开始在背地里不安分了。”

见王在晋这般,朱由检眉头微挑道,“觉得我大明富裕,和大明展开的海贸出现逆差,所以就想着多争取些利益,朕要防患于未然。”

“臣领旨。”王在晋闻言当即作揖道。

其实对王在晋所说的这些,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

当前辽地的局势愈发稳定,朱由检要借此机会,铲除掉辽东将门这一准军阀势力的根脉。

或许现在还不能杀掉他们,可是却能设法调走他们。

让他们从熟悉的辽东,调离到别的地域安置,采取单向的打压策略。

相信等大明所处的境遇,逐步的开始变好后,朱由检就能腾出手解决掉这帮败类。

……

半月后,一场大雪给紫禁城披上银装。

寒风呼啸吹起无数雪花,对紫禁城而言像多了几分诗情画意。

可对很多人来说,雪代表着难熬的寒冬。

“这一年过的真快啊,转眼就要到崇祯五年了。”

朱由检负手而立,站在武英殿外,看着那飘散的白雪,神情感慨道,“国朝所处的境遇虽说缓和不少,可面临的问题依旧很多啊。

这个隆冬过去,不知又会死掉多少人啊。

倘若国库能够再充盈些,那朕这个大明皇帝,就能够多为大明子民,做一些有用的实事啊。”

垂手而立的王在晋、黄立极、傅宗龙、杨文岳、丁启睿、杨嗣昌、瞿式耜、陈新甲等军机大臣、军机参赞。

听闻天子所讲之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迎着呼啸吹来的寒风,流露出各异的神情。

“进殿议政吧。”

朱由检一甩袍袖,转身朝殿内昂首走去。

“臣等遵旨。”

众人当即作揖行礼道。

走进暖和的武英殿,身上所带寒意被驱散,朱由检的眉头微蹙起来,尽管他不愿多想此事。

不过现阶段的大明,贫富差距依旧是很大,所生阶层矛盾依旧尖锐,所存问题依旧很突出。

这不是几年就能解决的,这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通过不断的调控、引导、发展来逐步解决的。

大明所辖疆域辽阔,各地的情况不一,想要治理好这个庞大国度,并非是嘴上说说那般简单的。

“现在北疆各地的气候变冷,镇压流贼叛乱,镇压宁夏叛乱,镇压建虏叛乱。

所调遣的军队众多,各处所需的棉甲、棉服、棉被等物,是否都筹措调拨到各处?”

朱由检稳坐在龙椅上,看向王在晋他们开口道,“特别是奉旨出征的京营各部,都需要国朝来进行调拨,不像辽地还能自行筹措一部分。

朕可不想看到我大明健儿,没有战死在战场上,最后却因朝廷调拨不及时,却活活冻死在前线!”

“启禀陛下。”

王在晋忙上前作揖道,“对驻守西北边陲、征讨宁夏叛乱的京营各部,早在数月前,我军机处就与户部、兵部进行协调。

并跟内务府所辖诸厂明确流程,赶制出京营各部所需的棉甲、棉服、棉被等御寒之物通过流贼平叛前指运往各处。

至于屯驻辽地的各部边军,先前辽东督师府呈递奏疏,言辽地会自行筹措御寒之物,无需朝廷进行调拨。”

军队是最耗费钱粮的组织,不管是吃穿用度,亦或是发放粮饷,再或者授赏抚恤等,都需要大批银子支撑。

可想要确保绝对的安稳,就离不开军队的震慑。

朱由检对治军的态度是明确的,他需要一支能拉出来打仗的强军,他不要内部腐败的军队。

通过先前的种种安排,现在大明所辖的军队中,已经有一定规模的军队,正在朝朱由检所想的方向倾斜改变。

“解决好就行。”

朱由检撩了撩袍袖,环视殿内群臣,开口道,“今日召诸卿共商军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