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783章 威远将军炮

第783章 威远将军炮

作者:漫山红遍字数:2026更新:2023-11-08 16:46

在明军的轰击过程中,除了城头上有不少清军露头观瞧外,清军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击措施。

不是他们不想反击,盛京城头的大炮早就被皇太极亲征时带去了松锦,并最终全部丢在了那里。

现在除了一些小炮以外,守城的清军根本无力展开反击。

看到城门已经残破不堪,周遇吉一声令下,两百名辎重营的青壮拿着巨斧、铁锯、锄头、铁锨,推车挑担向城门处行去。

而此时的红夷大炮再次发出怒吼,这次的目标变成了城楼以及附近的垛口,目的是压制和杀伤城头的清军,掩护辎重营顺利抵达城门进行破拆。

明军五千名铳手也是列阵向前,在到达城门下七十步距离时以五百人为一队,开始向城头进行不间断的射击。

这七十步的距离正好处在清军弓箭射程范围之外,却正好处在火药改良后的铳阵之内。

明军这一举动果然奏效,原本埋伏在城头和城楼上的清军以及众多旗丁。

本来准备好用弓箭和礌石、金汁、滚木等杀伤逼近城门的明军,但在红夷大炮和火铳的压制下根本抬不起头来,只能任由辎重营毁掉城门、拆挖砖石。

经过两百名辎重营青壮半个时辰的忙碌,堵塞住三丈多长城门洞的砖石麻包终于被基本清理干净。

在这个时间段内,城头的清军在看到第一步阻击任务失败后,早就奉命转移到城内后散落在各个工事后面。

周遇吉早就通过兵部绘制的舆图对城门附近的工事有所知晓,就在青壮们完成任务撤离之后,正对城门的一门红夷大炮进行了直射。

一枚弹丸穿过长长的门洞,将一排麻包垒砌的工事打出了一个大缺口。

工事后面猬集的清军弓手练惨嚎声来不及发出,就被弹丸击倒了五六个。

随后几十名盾手遮护着两架炮架上带着两个轮子的威远将军炮,行到了能容纳六七人并行的门洞口,十几名身着两层铁甲的掷弹手紧随其后。

这种身架粗壮的炮车可以由一个壮汉推车,两人用绳索于车前牵引前行。

样式与后世农村那种手推车相似,只不过形制上更加简单。

这就是军器监根据台湾战役后,明军缴获并送到京师的荷兰人的炮车改进的。

使用的火炮变成了短身管大口径的臼炮——威远将军炮!

最为重要的是,军器监成功仿制出了开花弹。

经过对荷兰人留下的开花弹拆解后,军器监的工匠逆向推研数月,终于研制出了属于大明自己的开花弹。

开花弹的难点在于引信所用的慢燃火药以及如何引燃引信,必须有一种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这第一个难题是火药作坊内一名叫王顺的匠人给解决了。

王顺家数代都与火药打交道,因为生计困难的缘故,他的父亲经常私自制造火药,用于制作年节时燃放的烟花所用。

王家制作的药发傀儡因为花样繁多、而且施放安全的缘故,深受大户人家的喜爱。

而药发傀儡引信里用的就是与炮弹引信类似的慢燃火药。

正是王顺灵机一动,想到了药发傀儡升空后才爆炸的场景,于是将制作慢燃引信的法子讲了出来。

实验数次之后虽然奏效,但绵纸引信容易出现从尾部就燃烧的问题,这可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后来有一名精擅木工手艺的匠人冯六子提出了用木管引信替代绵纸引信的方法,经过测试之后效果非常好。

这个法子不仅解决了引信易燃的问题,还顺带解决了炮手点燃引信后再把炮弹塞入炮膛,从而带来操作不便的问题。

木管引信的结构大体上是一段中空,两端开口的木管,内装燃烧速度很稳定的慢燃火药。

木管上标有刻度,使用时炮手先估算一下发射距离,从火炮手册里查出距离和炮弹种类对应的飞行时间。

再按引信上的旋钮调整引爆时间,同时在引信的相应位置打个孔,最后塞进炮弹的引信孔。

这时,引信的一端露在弹体外,另一端与炮弹内的炸药接触。最后把炮弹塞进炮膛,引信的位置朝前。

由于滑膛前装火炮的内膛直径略大于炮弹的直径,发射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的前方,直接点燃了引信露在炮弹外的部分。

炮弹在空中飞行特定的时间后,引信按先前调整好的时间燃烧到炮弹内炸药的位置,点燃炸药,炮弹爆炸。

经过多达上百次的实验后,威远将军炮配开花弹的技术终于稳定了下来。

随后朱由检下旨,兵部订制了五辆炮车送到了前线,用以检验实战中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