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大明:让你上吊,没让你当暴君 >第830章 不干活哪有路

第830章 不干活哪有路

作者:漫山红遍字数:2746更新:2023-11-08 16:46

但这次虽说营业额暴增,可利润却是几乎没有,甚至是有些许的亏损。

皇明商会名下的商铺对军卒们售卖的商品,全都是以成本价加上运费后零利润出售,这都是遵照朱由检的命令进行的。

现在的內帑根本不缺银子,朱由检更不想用这种方式去赚取将士们的血汗钱。

这种昧良心的银子挣到手又能怎样?

花着心里会有罪恶感。

本来依着自己的性子,朱由检是打算把这些日用品免费或者半价售卖给将士们的。

但考虑到这样做的话会破坏了京城正常的商业秩序,所以还是改为成本价对军卒销售。

经过五天的大肆采购,原秦军将士们开始以籍贯所在的州县为单位集结,待处理完后续的相关事宜后离京返乡。

为了方便将士们归家,除了动用日渐完善的邮递系统力量外,皇明商会还调集了京畿一带所有的马车。

雇佣了大批的手推车和车夫,在这种巨大外力的作用下,近两万名秦军又花费了数日才全部走出了京城。

这些运输工具和人力产生的费用全部由朝廷和皇明商会负担,秦军将士们只需跟随看好自己采买的商品即可。

四轮货车在这次大规模的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了几十辆乘用车之后,朱由检下旨,将作局生产马车的工坊停止乘用车生产,转而全力制造四轮货车。

此举为的就是加速货物的流通,促进大明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将作局的马车工坊在半年内一再扩建,招收了大批的工匠和学徒。

因为采用了流水线工序的缘故,加上各种计件和奖励措施的及时到位,数百名工匠和学徒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随着夏日的来临,白昼变长,夜晚很短,在工坊工人们的强烈要求下。

工坊的开门时间由原来的辰时中,提前到了卯时中,也就是后世的六点,整整提前了一个时辰的时间。

而晚上下工的时间也同样延长了一个时辰,由每日的申时末延长到了酉时末。

这样算来,工人们每天的工时足足有六个时辰、后世的十二个小时之多。

这还是朱由检考虑到人性化后的结果,本来依着绝大多数工人的要求,是打算让工坊管事点上灯笼干到戌时的。

计件发钱是最大的动力,多干就意味着月初多拿一份银钱。

在这个从不认为干活是辛劳的时代,绝大多数普通人都没有把付出劳动当做一回事。

人活着不就是干活吗?

北方人口中的活路活路,不干活哪有路?

不干怎么活?

既然有这么丰厚的薪资可拿,多干点不是应该的吗?

在这种普遍认知下,在银钱的驱动下,四轮货车以每天十辆的惊人速度生产着。

而且随着工人们熟练度提升,这个日产量经常被刷新着。

预计再过半年,四轮马车的日产将达到二十辆,那样每月将会有六百辆承载量更大的四轮马车被投放到市场。

伴随着北地,尤其是京畿地区道路的拓宽平整,这些新增的马车将会极大的提高大明的货物运输能力。

进一步促进商品的流通速度,直接推动大明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轮马车在半年前刚一投放市场,皇明商会便率先以每辆五十两银子的价格采购了五十辆,以便用于京师到张家口堡一带的商品运输。

这条官道也是除了京畿地带之外,朱由检下令最先开始拓宽平整的一条道路。

为的就是方便与塞外归附的蒙古部落进行贸易往来,在获取大量塞外商品的同时,给这些相对温顺的蒙古部落提供大量的日用品,安抚住这些不羁之心。

一年多来的实践证明,此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随着最早归附过来的那批蒙古人生活水平的迅速提升,更多的蒙古部落闻讯而来。

在边墙外放牧牛羊的同时,从商队中获取到了包括茶叶、布帛、鞋帽、铁锅、粮食、细盐、白糖、成药等等在内的大量生活必需品。

小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是赶也赶不走这些蒙古人了……

当初的入寇抢掠,更多的目的,也不过是为了夺取一些生活物资而已。

现在既然不用抢就能得到,那为啥还要搭上自家丈夫儿子的性命去抢?

何况还不一定抢的来……

经过几天轰轰烈烈的大采购,以及后续按籍贯装车分组。

在朱由检下达放假令的第十天,近两万名将士全部离京。

伤残者坐车,完好无损者步行,所有人满怀着憧憬和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新婚的李进忠这次并没有随同大军一起返乡。

他从养济院中给表兄挑选了一名六岁男童作为承嗣者,并交给了升为了千总的二弟带回西安府家中,交由父亲照看抚养。

随后他以赵小娘子母病弟幼、无法脱身为由留在了京城。

其实他是怕他爹对赵小娘子不满意逼着他休妻而已,李进忠打算等多生几个娃之后再带着娃回家,那样他爹就没什么不满了。

就在士卒们五天采购期结束,然后在忙着与皇明商会对接装车事宜时。

第二波采购大军隆重登场了,这让几天来赚的盆满钵满的京师商户们简直要乐疯了。

很多卖断货的商铺在缺少足够货源的情况下也是拼了。

这些商铺的东家、掌柜带着伙计们或是赶着自家店铺的两轮马车,或是租用马车行的四轮货车,或是推着手推车一起上阵。

店铺里只留一个伙计看店,其余的全部涌向了通州的运河码头。

只要有南面来的货船抵达,成百上千人都是呼啦啦跑到岸边,扯开嗓子声嘶力竭的向船上押运的行商喊话。

报出自家的商铺名称以及对船上货品的求购价格。

一时之间通州码头人满为患,各种大小畜力和人工车辆将码头堵得水泄不通,到处是喧嚣叫嚷的人群。

因为牵扯到利益的争夺,商铺之间为争抢货物而发生吵架动手的事件层出不穷……

维持秩序的官兵不得不用枪杆、木棒抽打,这才让现场不至于出现大的混乱状况。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