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首页 > 仙侠 > 重生三国,开局削刘备 >第125章 张鲁的证据

第125章 张鲁的证据

作者:啊痴说字数:3262更新:2023-11-08 17:30

许昌,丞相府。

曹操麾下文武争执不下时,郭嘉突然提出了一个非常致命,却被所有人同时忽略了的问题:

“张鲁凭什么说向问天是项籍余孽,他有什么证据?”

一语惊醒梦中人!

夏侯惇、曹洪、于禁、李典、徐晃等武将顿时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若向问天真是项籍余孽,他张鲁又是如何知道的?”

“对啊,向问天与张鲁可没有任何交情,如此机密的事张鲁岂会知道!”

“莫非,是张鲁那浑蛋为了自救故意散布谣言?”

……

听着这帮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郭嘉、贾诩等谋士不断摇头。

曹操也觉得他们太聒噪,一个狠厉的眼神扫过去,所有人就都闭嘴了。

“文和先生,依你看张鲁手中是否掌握了切实的证据?”

贾诩这时已经开始后悔,真不该笑话夏侯惇他们,这下引火烧身了。

他一向是能不说就坚决不开口的。

但曹操都第一个点名了,想躲也躲不过了。

思虑再三,贾诩回答道:

“主公,张鲁此人心思缜密,城府颇深。

若无实质性证据,恐怕不敢如此!

向问天的刀可锋利的紧。”

曹操若有所思,又看向其他人。

“主公,向问天在益州咄咄逼人,刘备、张鲁都已经主动向许昌靠拢。

正是需要庇佑的时候,他但一定不敢拿这样重要的事情开玩笑。”

“这也难说!若是张鲁狗急跳墙,想以此逼迫主公与向问天交战,以减轻汉中的压力,也是有可能的。”

“现在的关键是,让张鲁拿出证据来!”

……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可到底该听谁的呢?

曹操有些犯难。

突然,他发现郭嘉自从抛出问题之后就没有发言,对其他人的各种推论也没有任何意见。

“奉孝,你有什么想法?”

曹操这一问,其他人也停止了讨论,全都齐刷刷地看向郭嘉。

郭嘉早已习惯了这种待遇,他淡淡地说:

“文和先生说得对。

张鲁敢揭向问天老底,一定是有证据的。

但他手中的证据或许不便展示,也或许是在待价而沽!”

“不便展示,待价而沽?”

曹操仔细琢磨了一下郭嘉的话,觉得应该真相就是这样。

张鲁虽然盘踞汉中、上庸两郡,但与向问天、曹操相比实力还是太弱小了。

以向问天惊人的扩张速度,一旦他腾出手来,下一个受害者就要轮到张鲁了。

“奉孝,有没有一种可能,张鲁的证据正在送往许昌的路上。

但为了安全,他不敢声张。”

荀彧提出了另一种想法。

但程昱立刻表示反对:

“我认为奉孝所言有理。张鲁此人城府极深,即便真有证据,也极有可能是故意试探主公和向问天还有天下诸侯的反应。”

“此话怎讲?”

曹操对程昱的这个说法很感兴趣,立刻让程昱细说。

“主公,张鲁自知必须在主公与向问天之间做出选择。

若主公积极联络天下诸侯共讨向问天,他便交出证据,坐实向问天为项籍余孽。

如主公犹豫不决,且向问天积极向其示好,他便转投向问天。

随便拉出一个替死鬼,称此人造谣,便可自圆其说。”

程昱一边说,郭嘉一边鼓掌称赞。

其他谋士包括武将也认为程昱所说应该就是最接近真实的了。

益州多个郡起兵叛乱,虽然已经差不多被诸葛亮平定,但还有刘备占据着半个广汉郡和巴郡。

刘备武有关羽张飞严颜,文有张松法正庞统,又占据险要地形,不是那么好对付。

张鲁虽然处境艰难,但目前还有选择的余地。

如果他倒向向问天,可以对刘备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解决刘备之后向问天还可以再发力陇右甚至威胁关中地区。

相反,如果张鲁与铁了心与刘备结盟一起倒向曹操。

那么向问天想要完成益州的统一,就将陷入长期的拉锯战。

一旦益州方向的兵力被牵制,曹操、袁绍联军再分别从荆州、扬州发起进攻,向问天偌大的势力将面临土崩瓦解的危险。

所以,张鲁虽然本身实力不强,在这种关键时刻他的决定却能影响天下大势的走向。

无论是曹操还是向问天,都必须认真审视张鲁。

曹操顿觉头痛难忍。

“若为张鲁强出头与向问天正面交战,袁绍怎么办?”

“若任由张鲁投降向问天,关中地区又该如何?”

“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难啊!”

不管曹操怎么选,与向问天之间都必有一战,而袁绍始终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还有一种最坏的情况:“若向问天与袁绍联手……”

他想都不敢想。

……

曹操和他的部下绞尽脑汁寻找最优解的时候,张鲁的日子也不好过。

他对外宣布向问天是项籍余孽,并不是随口胡说八道。

他真的有证据。

只是,正如郭嘉所言,这证据不便展示。

半个月前,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来到张鲁的府上,要求他立即向向问天称臣。

张鲁一听直接气糊涂了:“哪来的老匹夫,给我打出去!”

他话音未落,就有十几名亲卫进来驱赶老人。

可没想到,这老人像泥鳅一样滑。

十几个人一齐出手都抓不住他。

老人只是漫不经心地在大厅里游走,也不出手伤人。

张鲁看出老人似乎有些门道,而且没有恶意,便让亲卫退下了,省得他们在这丢人现眼。

“不知老先生是何方高人?为何来戏弄于我?”

“老朽不是什么高人,你叫我向伯就是了!”

“向伯?”

张鲁搜肠刮肚,终于想起父亲和祖父都曾经跟他提起过这个名字。

记忆中祖父年轻时曾在江州为官,后为求长生弃儒学而向道。

因缘巧合下得一位自称向伯的老人相助,于长生之道取得了极大突破。

据说在创立五斗米教的过程中,也是多亏有向伯的大力支持。

为了感谢向伯的大恩,祖父曾许下重誓:“向伯但有差遣,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而且这个誓言成了张家的祖训。

可是,那以后向伯再也没有出现过。

直到现在,张鲁才第一次见到向伯。

但他一点也不怀疑向伯的真实性。

向伯无名指上的玉扳指和祖父传给他的一模一样。

但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尝到了权力的滋味,张鲁早已把祖训抛到了脑后。

他如何愿意因为多年前祖父的一句承诺,而成为别人的附庸?

不过,在没有摸清眼前这个老头的实力之前,他没有轻举妄动。

“向伯,您老高寿?”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Copyright © 2019-2022